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到哪里,党组织就战斗到哪里,党员就冲锋在哪里,党员的作用就发挥在哪里。天水疫情发生后,中航天水飞机工业有限公司党委充分发扬伟大抗疫精神,把“双战双保” (双线作战,保职工生命健康、保科研生产任务如期完成)作为年底前的冲刺目标,作为检验 “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际举措,做到支部引领到一线、志愿服务到一线、关心关爱到一线,切实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在“抗疫+复工”两条战线,上演一个个与病毒赛跑、与时间角逐、与自我较量的感人场面。


快速反应,严密部署筑堡垒。此轮疫情发生以来,该公司面临着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公司党委第一时间做出决策,强化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设立了应急工作、公共卫生、人员管理、宣传与舆情工作、应急物资保障等7个工作组,各工作组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和流程,确保疫情防控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开展;第一时间开展人员摸底排查,及时掌握国庆节期间人员外出情况,组织对出省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并重点管控,及时准确掌握职工流动情况;制定疫情防控“十二条”措施,要求职工上下班做好个人防护,每天坚持上班进入厂区时测温、查验双码,暂停大型活动和会议,对外来人员加强管控等,对疫情防控举措根据疫情形势发展及时修订,保证“抗疫+生产”双线作战正常开展。


我是党员,疫情防控我先上。“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在铮铮誓言中,来自该公司临时党支部的20余名党员穿起红马甲,在鲜艳的党旗下庄严宣誓,写下请战书,按下红手印,组成4个突击队,他们用这种最为纯朴而热烈的方式,表达出一名党员战“疫”的决心和信心。他们同青年志愿者逆行而上,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在家属区24小时昼夜值守,排查出入人员,为因封闭管理的小区居家人员定时配送生活物资,协助医务工作者做好核酸检测,联系“蓝天救援”服务队对公司办公楼、生产区域进行多轮全面消杀等……哪里有需要“红马甲”就哪里出现,哪里有困难“红马甲”就在哪里攻坚,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增加了底色和成色,构筑了一道道红色的防线。

我是党员,遇到困难我先来。“三个臭皮匠,凑成一个诸葛亮”。受疫情影响,本地所有快递和物流暂停运营,给该公司防疫物资采购和正常生产所需器材采购供应带来了极大困难。该公司生产与保障部党支部临危受命,在支部42名党员中叫响“我是党员,我先来”的口号,发动所有党员积极出主意、想办法、找路子,通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终于紧急采购到N95口罩1.2万个、普通口罩1.1万个、和可供短期内使用的消毒酒精、消毒液、防护服等防疫物资,保证正常上班职工做好个人防护的需要和生产、办公区域的日常消杀,保证工作环境和生产区域安全。对这个党支部而言,更大的压力来自因物流不通而造成的生产器材和外围产品不能及时到厂、造成军品科研生产任务延期,无法完成年度军品科研生产任务,无法兑现对客户部队的承诺,为此,该支部党员变压力为动力,经无数次电话、微信、短信进行多方协调沟通,经各生产单位密切配合,终于打通了一条陕甘边界的生产器材运输“绿色通道”,保证了生产器材的日常供应,使得公司后续的复工复产任务得以顺利进行。

“上下一心,其利断金”。该公司17个基层党支部积极响应公司党委“双战双保”号召,不管是在疫情防控战线,还是在生产经营一线,始终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他们科学调整生产任务,进一步优化人员上班结构,成立17个党员攻坚突击队。为全身心投入生产,秦州、麦积两区通勤的60余名职工积极响应公司党委号召返厂居住。一线生产单位连班和倒班职工自发办起大灶,吃住均在车间,始终战斗在疫情防控和生产一线……在他们身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老军工精神得到完美诠释,他们一定会争分夺秒赶进度、一丝不苟抓防控,在保职工生命健康、保科研生产任务如期完成这场大考前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姚旺华 马斌全)
(天水在线编辑: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