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零贫困户,求助医疗保障、进行产业帮扶……一提到扶贫,这些熟悉字眼就会在头脑中浮现。国网天水供电公司甘谷公司董家坪扶贫点在实施贫困工作中,不仅完成这些熟知的项目的清零,而且创新了一系列“自选动作”,扶贫扶出新花样,提升了贫困家庭获得感,让扶贫更有温度。

扶困助学“两不误”
45岁的潘富花自几年前患了重病,每年的医药费高达20000元左右。常年花销的医药费让这个原本不贫困的家庭,困难重重。
丈夫张第第在村里属于勤劳能干的社员,2013年建档立卡摸排中,张第第家早已脱贫,不属于贫困户和低保户。近年妻子潘富花治病费用占用了家庭收入的80%,本来不贫困的家庭因病导致贫困。
屋漏又逢连夜雨,张弟弟家的小儿子,年仅15岁,在镇里上中学,因为母亲的疾病,他坚持辍学要去打工,为母亲赚医药费。这可愁坏了夫妻俩。
面对这个情况,甘谷县供电公司驻董家坪村第一书记舒章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每天上门探望病情成了老舒的固定动作;先为潘富花到相关部门申报了临时救助,后又多次奔走为该家庭申请成为二类低保户。同时又到到镇里的学校协调申请,为张弟弟家的小儿子减免学杂费和各类资料费。
有了政策帮扶和兜底。潘富花的病情得到了及时的控制。孩子也放下了心里负担,回到学校就学。
“之前因为我的病拖垮家里,每次吃药我都觉的吃的是钱,负担太重了,现在每年报销的药费要达到80%。我们很知足了。”潘富花说着忍不住泪湿了眼眶。及时的治疗,让她的身体明显好转。

“种”出来的幸福果
董家坪家家户户种植苹果,主要的产业也来自于此,今年5月中旬的一次冰雹使地里的苹果不同程度的受了灾,老舒和帮扶队员高君这几天一直待在村里的苹果园里,查看受灾情况,并联系农科所的技术人员,手把手的为乡亲们讲解剪枝和修果的种植技巧。
“苹果受灾,乡亲们伤不起,我们这几天一直在苹果园为大家培训种植的技巧,把损伤降到最低。”董家坪苹果种植面积达1200亩,今年新建的有400亩左右,村民收入来源70%是苹果的种植。
好在这次的灾害并不是很大,经过修剪和择果,将来结果和成果不会受到影响。
除了老产业,董家坪在老舒书记的带领下,2018就开始发展起新产业,当时的架豆王一经种植便大面积丰收,每亩收入达4000元,尝试种植的中药材冬花也逐渐摸索出规律,2020年村里种植面积达户均一亩半。每亩收成达5000元左右。
村容有“面子”,户貌有“里子”
初夏时节,走进董家坪村农家院子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放眼望去整个村庄干净整洁,村容村貌有了“面子”,户容户貌有了“里子”。
在村东头的巷道里。一大早,第一书记舒章平就带着帮扶队的同志拿着铁锹、扫帚等劳动工具,对村巷道、垃圾集中点进行卫生整治。并走进贫困户家中,对院落、屋内卫生进行了彻底清理。
村民们看到村干部扑倒身子、撸起袖子干活的场面,不由地说:“他们们辛辛苦苦还不是为了我们好,我们以后自觉的打扫,自己的地盘干净了,人也舒服了”。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营造干净整洁人居环境,董家坪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清理生活垃圾,集中对村周边和贫困户家中环境卫生进行无死角清理整治,村民生活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变,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在实现绝对贫困“清零”的节骨眼上,国网天水供电公司聚焦聚力,倾心奉献,聚合各方力量,夯实稳定脱贫基础;紧抓“清零”计划突破,确保过程扎实、结果真实。正如董家坪扶贫书记老舒说的:“在脱贫的道路上,零是个吉祥的数字,待贫困清零的那一刻,才是这场战役完美收官的胜利时刻”。(陈江华)
(天水在线编辑: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