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年的军旅生涯,练就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锻造了他坚韧不拔的毅力,磨砺了他追求卓越的秉性。退伍之后,他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军人、一名党员,在坚守工作岗位的同时,依旧心系国防建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深刻内涵。今年,他带领的清水县民兵应急排在7月份上级组织的群众性练兵活动中,取得了西部七省市第一的优异成绩,本人获评全国优秀民兵教练员称号,他就是清水县博物馆干部任海龙。
2000年12月,18岁的任海龙带着年少时对军营生活的无限向往以及亲人的嘱托和期望,离开了自己的家乡清水,奔赴数千公里以外的边疆地区,开启了个人的军旅生涯。在军营摸爬滚打的时光里,他始终以高标准,严要求约束自己,参军第二年就在上级组织的光缆施工中表现突出荣立三等功,并于2002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8年的从军生涯里,他为部队赢得了诸多荣誉,个人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五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官。
2008年12月,任海龙退伍后回到了老家,开始在清水县博物馆工作。步入新的工作岗位,他深知文物安全既是文物保护的红线,也是文物保护的底线和生命线,做好文物安全的守护者意义深远、责任重大。于是,他将这份责任牢记于心,把在部队养成的良好工作作风带入到守护文物安全的过程中来,日复一日地做好安全保卫、消防安全和日常安全巡查等工作,肩负起守护清水县文物安全的神圣使命。
卸下戎装初心不改,扎根基层再建新功夫。2017年9月,任海龙接到任务正式进驻到松树镇的时家村,开启了五年的驻村生活。入户走访,带领全村发展特色产业,和村民一同修路,与村上老人聊天……这些都成为了任海龙驻村时的日常生活。经过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2019年,时家村实现了整村脱贫。整村脱贫后,任海龙依旧坚持在驻村帮扶的一线,继续和全村干部群众一同建设崭新的时家村。2020年,任海龙获得清水县十佳退役军人荣誉称号。
退伍之后的任海龙,一方面在基层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默默耕耘,彰显着军人的本色和担当;一方面心系国防建设,积极参加民兵训练,发挥自身之所长担任教练员,多次代表市里参加省上组织的各类比武竞赛,均取得优异成绩。
今年6月,在接到县人武部的通知后,任海龙以骨干身份带领清水县民兵应急排代表省上参加全国群众性练兵考核,在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压力大的情况下,刻苦训练、奋力拼搏,续写新的业绩和荣光。
为了将这压力转化为追求卓越、勇争第一的动力,白天任海龙和战友们一同在35度以上高温,负重着20余斤的防弹背心和背囊练操作、练协同,全流程拉动5次以上是每天的最低标准;夜深人静时,他又和教练组一起推流程、查资料、复盘研究修改训练计划,不断完善和优化训练流程;为了力求做到每次的指挥精准无误,任海龙每天都要在满满当当的训练之余抽空背诵教案,于是,他将每日的睡眠时间压缩至最多5个小时,凌晨4点,当其他人还在睡梦之中时,任海龙已经一字一句地开始背诵教案,在接受考核的那一天,他已经将整套流程全面掌握和熟练运用。
“在这12天的集中训练生活里,我每天都要走3万多步,我也没想到自己考核结束后整个人掉了8斤肉。”回忆起那段日子,任海龙依旧有着深刻的感触。“为了帮助其他民兵尽快适应这种生活,我也经常给大家讲自己在部队的经历,以此来激励鼓舞队员,让大家能够始终拧成一股绳,以昂扬的斗志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去参加此次考核。”
苦与乐,向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交织的。当得知自己带领的清水县民兵应急排取得了西部七省市第一的优异成绩之时,任海龙既激动又惊喜。“听到这个喜讯,我当时感觉像是做梦,真的是出于意料。”
优异成绩的取得并非偶然,而是凭借实力实现了领跑。2016年7月在省上组织的岗位练兵比武竞赛中,任海龙取得综合排名第二的好成绩,2020年7月在省上组织的民兵比武竞赛中荣获射击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一串串荣誉背后,折射的是一名中国民兵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
在退役之后依旧能够取得这么多斐然的成绩,任海龙坦言,“8年的部队生活,锤炼了我过硬的军事素养,同时也坚定了自己当时从军的选择。离开部队后,我依旧保持着做事严谨认真的态度,面临各种任务时,我首先会乐于接受,再付诸行动,勇往直前,不断超越自我。”任海龙不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民兵肩负的责任与担当,也为退役军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在清水,还有许多像任海龙一样的退役军人,坚守在这方热土的各个工作岗位上,践行着“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庄严承诺,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清水奋斗实干,勇毅前行……(清水融媒丁文艳李榕马成龙)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