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清水县人社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稳就业”“保就业”重大决策部署,结合部门职能,紧紧围绕劳务输转、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就业帮扶车间建设、技能培训等途径,全力促进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点群众稳岗就业。
织密劳务协作“服务网”打造就业增收点。坚持把劳务输转作为增加农村劳动力劳务收入、解决就业矛盾的重要途径,重点加强脱贫劳动力、“三类户”的就业帮扶,多措并举开展稳岗就业。通过劳务协作对接,“点对点、一站式”输送、线上线下融合等方式,组织劳务中介机构举办线上招聘会和现场招聘会,为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点提供就业岗位520个,达成就业意愿316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09人,“点对点”输转脱贫劳动力31人,实现了每户就业最少1人的目标。
深挖就近就业“新空间”促进就业多元化。县域内各就业帮扶车间充分利用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的有利时机,克服各种困难,积极推进复工复产,在促就业稳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县贾川、金集、白驼、永清等乡镇就业帮扶车间及合作社,吸纳带动就业98人。对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点涉及较多的贾川、王河、黄门、金集、白驼、松树等乡镇,新增安置公益性岗位59人,优先安置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的弱劳力、半劳力及无法外出、无业可就的脱贫人口,真正发挥了公益性岗位的兜底保障作用。
大力打造特色“劳务品牌”提升务工就业竞争力。积极打“清水康养”“秦婷家政”“上邽焊工”等特色劳务品牌,推行“培训机构+劳务中介+就业企业”的培训就业一体化机制,组织有意愿从事各相关行业的城乡居民开展养老护理员、家政服务员、焊工、中式烹调师等技能培训,及时与县内外劳务基地对接,确保参加培训人员和用工市场有效衔接,坚持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双管齐下,持续提升我县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点劳动力技能水平。2023年,在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点集中的贾川、王河、黄门、金集、白驼、松树等乡镇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20人,群众就业技能水平不断提升。
打好为民办事“组合拳”增强公共服务可及性。不断完善搬迁劳动力、劳务输转、脱贫劳动力(含监测对象)输转、职业技能培训“四张清单”,健全就业人员动态监测机制,组织清水人社系统干部职工深入集中安置点收集意见、实地核查,确保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提供岗位推荐、技能培训、法律咨询、务工保障“一站式”和“送岗到人”服务。
下一步,清水县将聚焦促进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群众就业增收工作,进一步创新思路,细化措施,不断优化人社服务供给,切实增强搬迁劳动力就业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社力量。 (清水融媒信息员 柳生芳)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