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如期实现稳定脱贫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有效解决“视觉贫困”问题,清水县新城乡突出目标、聚焦重点、瞄准靶心、精准发力,以“八个一”为抓手,全面推进农村“八差”问题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智往一处谋,政策在一线宣传。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多次召开“八差”问题治理专项行动会议,以找准存在“视觉贫困”问题的根源为突破口,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多方听取党员干部关于治理“八差”问题的新思路、新点子,确定了“先贫困户,后一般户;先村庄,后庭院;先道路,后田间”的“三先三后”治理工作方案,逐村逐户逐路压茬推进“八差”问题治理工作。同时,由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乡村组干部、帮扶工作队员齐上阵,通过横幅、广播、微信群、召开群众会以及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开展治理农村“八差”问题集中宣传,充分调动了老党员、老村干部、老乡贤等德高望重“先进人群”的积极性,带动广大群众自觉参与到“八差”问题治理行动中来,进一步提振了一线群众改善户容户貌和自身面貌的信心。

心往一处想,感情在一线联络。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着力破除部分贫困群众缺乏信心、怕担风险、安于现状、等靠要、宁做旁观者,不做当事人、习惯在贫穷中熬日子的精神贫困问题。整合各级帮扶力量,逐村逐户逐人开展摸底核查,甄别存在“八差”问题的重点户重点人,找准病根对症下药,确定了“六必问六必访”的工作思路(即“群众吃的好不好必问,群众穿的暖不暖必问,群众住的舒不舒服必问,群众身体怎么样必问,群众家里缺什么必问,家中有什么难事必问”;“群众家庭发生矛盾纠纷必访、生病住院必访、遭受突发事故必访、重大节假日必访、婚丧嫁娶必访、农忙时节必访”),帮扶队员与群众面对面接触、心贴心交流,通过观察他们的行为举止、扑捉他们的思想信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主动帮扶贫困群众放下思想包袱,排解家庭与生活的烦恼,在谈心交流中拉近了干群距离,融合了心气,凝聚起了根治“八差”问题的强大力量,增强干部群众共同攻坚的干劲。

人往一处用,工作在一线推进。坚持不同岗位同一目标,充分调动各级干部主观能动性,确定了“三纵三横一评比”治理“八差”问题推进方案,发挥乡、村、组三级干部垂直管理导向和党员代表、村老骨干、公益性岗位人员三个横断面的表率作用,党委班子成员带头深入一线,靠前指挥、靠前管理、靠前服务,乡村组干部、党员代表、村老骨干、公益性岗位人员齐装上阵,让党委决策部署纵向贯彻到底、横向到边执行到位,使“八差”治理一村接一村跟进,一户跟一户落实。同时,组织乡村组干部、党员代表、村老骨干及群众代表逐户开展户容户貌评比活动,通过入户观摩,现场评比,让群众自己比差距、找不足,进一步激发了贫困群众整治户容户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主体性,提升了“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气神,形成了乡、村、组、户四级联动,共同推进“八差”问题治理的强大合力。

劲往一处使,困难在一线解决。坚持发挥支部引领作用,开展“支部+贫困户”挂钩治理“八差”、抱团治理“八差”行动,由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党员代表带头,组织公益性岗位人员和脱贫户代表上门督促整治“八差”问题,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一二类低保户、残困户、特困户等特殊群体的室内面貌入手,采取以奖代补、党员干部帮工、贫困户相互帮工、邻里帮工等多种形式,消除困难群众缺资金、缺帮手等思想顾虑,全力推动吊顶棚、铺地板、糊墙面等户容户貌整治工作。同时,乡上组织挖掘机4台、推土机2台,组织干部群众队伍120余人,全力开展为期一月的危房危墙空心院拆除工作,全面掀起了“八差”问题综合治理的工作热潮。

截至目前,全乡为贫困群众捐赠棉衣413件,棉被203件,棉门帘293副,炕席92张,吊顶棚224个,铺地砖141户,粉刷墙面42户,糊墙面163户,挂中堂22户,煤炭178户89吨,煤炉78个,拆除危房340座,建成“两点三场”24个。

(治理农村“八差”问题)

(治理农村“八差”问题)

(治理农村“八差”问题)

(治理农村“八差”问题)
(天水在线编辑:马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