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县是一个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有回族群众6000多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主要聚居在清水县蒲魏梁流域,涉及永清、新城、黄门等3个乡镇38个自然村近2千户。这一区域山大沟深,种植结构单一,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条件薄弱、农业产业化程度低、贫困面较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特别是蒲魏村、黄梁村是两个回民集聚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是清水县少数民族扶贫攻坚的重点区域。2015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清水县委、县政府对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十分重视,为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扶贫力度,采取因地制宜的差异化扶贫政策,启动实施了蒲魏梁流域精准扶贫集中攻坚大会战,不断推动本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改善当地回汉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
一、因地制宜,制定精准扶贫实施规划。在精准扶贫脱贫工作中,清水县委、县政府坚持把上级部署、群众意愿、最大心力充分结合起来,把改革创新和实践探索贯穿始终,围绕严、实、深、细、硬五个方面把方向、理思路、定措施、抓落实,严格贯彻落实省市委的战略部署和鲜明要求,充分结合贫困村、贫困户和广大贫困群众的脱贫实际,深入掌握贫困村户的致贫原因、脱贫需求,精心谋划差异化扶贫、集中攻坚行动、加大投入力度、用好专项贷款等落实举措,在全力落实省市“1+17”和“1+18”精准扶贫方案各项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清水县又出台“1+19”方案(《清水县精准扶贫加快远门乡和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支持计划实施方案》),主要针对新城和远门存在少数民族散杂居的乡镇,在少数民族扶贫村上,坚持定点、定向的原则,大力支持蒲魏梁流域的黄梁村、蒲魏村2个回族聚居村,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思路,逐村制定了年度整村脱贫规划,逐户制定了减贫人口到户计划,推进贫困村、贫困户减贫任务全面落实,使少数民族发展扶贫攻坚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
二、突出工作重点,加大项目倾斜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全面推进扶贫攻坚的进程中,清水 县上结合地域特点和实际,坚持创新扶贫理念,着力强化县级财政投入,出台制定加快蒲魏梁流域发展的差异化扶贫新模式,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全速推进。清水县紧盯工作实际,瞄准工作重点,突破工作难点,围绕城镇建设、基础改善、产业富民、环境美化、民生保障、先锋引领六大行动,牢固树立“全面推进、重点突出”的理念,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分级分类的责任体系,每年投入大量资金支持蒲魏村、黄梁村2个贫困村在城乡一体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美丽乡村建设、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夯实基层基础上取得新突破。通过项目倾斜和财政扶持的差异化扶贫模式,使蒲魏梁流域在小城镇建设、交通道路、特色产业、新农村和社会事业等方面发生显著变化,小城镇公共服务功能和集聚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乡村道路通行能力明显改善,农业特色产业初具规模,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社会事业均衡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向着实现精准脱贫的目标同步推进。
在集中攻坚行动中,根据清水县“1+19”方案,全县以蒲魏梁流域为重点,针对贫困村现状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大扶贫项目的实施力度,大力支持黄梁村、蒲魏村2个回族聚居村发展。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项目,2015年至2016年,总投资240万元。在黄梁村、蒲魏村实施“一池两改三化”工程,把黄梁、蒲魏2村建成县级整洁村;投资40万元新建黄粱村幼儿园、蒲魏村幼儿园;投资115万元全面实施改薄项目,完成黄粱小学,蒲魏小学教学仪器设备购置;投资36万元建设蒲魏村标准化阵地1处;投资20万元建设黄梁、蒲魏两村村级卫生室各1处。县民族工作部门积极争取省市项目,为少数民族村庄争取文化补助项目4个,资金19万元,少数民族发展项目2个,资金30万元。截至目前,蒲魏村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已全面竣工,黄梁村卫生室已完成主体工程,各项目都在快速推进,争取早日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从本质上改善了群众的生活、文化、教育、医疗条件,缩小了少数民族和其他民族之间的差距,提高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
三、调整产业结构,举全县之力帮扶。蒲魏梁流域主要劳动力缺乏,清水县委、县政府集中主要精力,汇聚各方力量,全力推进蒲魏梁流域精准扶贫大会战。全面调动帮扶力量,充分发挥乡村干部、双联干部的组织作用,确保把主要精力、主要责任聚焦到蒲魏梁流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上来,因户施策。切实加强项目扶持,围绕基础设施积极争取、落地实施项目,为蒲魏梁流域扶贫攻坚提供有力支撑。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动员引导广大群众转变思想观念,着力发展壮大林果、畜牧养殖、劳务等富民多元产业,为加快蒲魏梁流域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奠定了产业基础。
调整产业结构,整合项目改善基础条件,清水县委、县政府将项目资金向蒲魏梁流域倾斜,预算投资8200多万元,利用一年半时间,推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促进农民长效增收。在交通道路建设上,投资2606.7万元,启动实施清(水)—张(家川)公路改造提升工程,加快自然村道路砂化、行政村通村道路硬化、村内巷道硬化、产业路建设工程,优化流域路网结构;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上,投资3200.5万元,全面加快梯田建设,全力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大力实施光伏能源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和土地开发整理、堤防治理、水土保持工程,夯实现代农业基础;在干鲜果基地建设上,预算投资266.97万元建设干鲜果基地16180亩,投资137.25万元对石沟河流域历年建园实施补植,培育壮大林果富民产业;在农作物间作套种上,预算投资27.5万元,大力示范推广核桃园间套种荞麦、油菜、中药材、豆类等技术模式,年均套种3000亩,以短补长促进农民增收;在畜牧养殖产业建设上,预算投资645.5万元,依托巩固退耕还林暖棚养畜项目,发展壮大优势产业 ;在行道树绿化工程上,预算投资49.6万元,对清张公路两侧规划行道树绿化24公里,改善流域内生态环境。
四、党委政府倾力帮扶,村民实干,扶贫工作成效显著。从2015年开始,清水县计划利用3年时间,结合地域特点和实际,坚持创新扶贫理念,着力强化县级财政投入,出台制定相关政策,将申报建设资金向少数民族倾斜,启动蒲魏梁流域安全饮水、道路通畅工程、一事一议项目、梯田建设、干鲜果基地建设等惠民项目,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在这一区域全速推进,截至目前已完成从两村穿过的清张公路26.4公里道路水泥硬化改造工程,四合至米湾7.5公里水泥路路基整修工程,硬化巷道20140平方米;全面完成了黄梁、蒲魏2村402户1809人的人畜安全饮水工程;修建梯田10000多亩;新修堤防工程749米、板涵1处;1200亩退耕还林工程启动实施;实施黄梁、蒲魏两村“一池两改三化”工程,完成危旧墙改造152米、粉刷涂白8000平方米,这一系列民生项目的启动实施,给蒲魏梁流域群众饮水、出行、种植等各方面带来了一定的改善和便利,加快了当地群众与全县人民一同梦圆小康的进程。
支持加快乡域经济发展,是实现清水崛起跨越发展的基础,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前提,是顺应民意造福百姓的重要举措。清水县集中主要精力,汇聚各方力量,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大会战。全面调动帮扶力量,充分发挥乡村干部、双联干部的组织作用,确保把主要精力、主要责任聚焦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上来,因户施策。切实加强项目扶持,围绕基础设施积极争取、落地实施项目,为蒲魏梁流域扶贫攻坚提供有力支撑。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动员引导广大群众转变思想观念,着力发展壮大林果、畜牧养殖、劳务等富民多元产业,为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奠定了产业基础。
今日的蒲魏梁流域发展迅速,成效显著,黄梁村新建的村小学和村卫生室已投入使用,村内的小巷道全部硬化,文化墙焕然一新,通村自然村的道路也拓宽沙化了,一排排新栽的行道树整齐划一,昔日贫穷落后的小山村面貌焕然一新,如今在小康路上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更为重要的是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劳动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人们对生活有了更大的期望,这一切都是精准扶贫政策扶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