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县十四次党代会以来,清水县坚定不移地实施“5551”发展战略,圆满完成了十五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谱写了清水发展浓墨重彩的历史篇章,开创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崭新局面。今后五年,清水县将大力实施“14651”发展战略,在中国共产党清水县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召开期间,来自全县各行各业的基层党代表肩负着全县人民的重托,齐聚一堂,为清水崛起跨越发展建真言谋良策,如何实施好这一发展战略,特别是如何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遵循“五大发展理念”,竭力推进事关全局的“六大工程”,县属媒体开设【话发展谋未来】专题,对基层部分党代表进行访谈,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推进崛起跨越,继续砥砺前行,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话发展谋未来】
专访县农业局党委书记、局长陈景华

2016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清水县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刘天波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清水县第十四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报告,马利民同志代表中共清水县第十四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大会作了报告。
县农业局党委书记局长陈景华出席党代会后感受颇深,陈景华认为报告主题鲜明、思想深刻、内涵丰富,高屋建瓴、统揽全局,《报告》对全县过去五年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科学总结,对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和发展形势进行了客观分析,准确把握了清水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对全面推进改革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等工作做出了战略部署,具有很强的战略性、理论性、指导性和创新性,是指导清水未来五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全县今后各项工作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陈景华对报告归纳总结了三点特色亮点:一是报告因势利导,准确定位。陈景华说:这次党代会《报告》在全面分析了全县发展的总体形势后,提出了符合县情实际的科学发展思路,报告首先实事求是地全面回顾了过去5年来的发展成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结合过去五年发展中总结出的“六个必须”的宝贵经验,顺应大势,把握趋势,准确定位,提出了全县今后五年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二是理念科学,与时俱进。报告突出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领全局,立意高远,从报告的主题到总体要求,从奋斗目标到主要任务,都体现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领的特点。三是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报告勾画了清水五年的发展蓝图,充分阐述了清水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和发展机遇,对清水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憧憬,同时更感觉到自身责任重大,深感今后全县农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增强了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今后的工作中,陈景华说:“我们要立足自身职责,明确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适应发展要求,将这次党代会精神融入农业工作实际,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我县农业工作迈上更高的台阶。一是强化大局意识。找准结合点,深刻理解和把握党代会所确定的重点工作和发展大局,认清发展形势,因势利导,科学确定我县今后的农业工作发展目标为“13531”。二是强化学习意识。农业局全体领导干部要把学习贯彻县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工作中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深刻领会报告中的精神实质和内涵,才能使我县的农业工作融入到县委县政府在发展大局中,才能全面落实这次党代会精神。三是强化责任意识。深刻理解和把握这次党代会确定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的丰富内涵的同时,用党代会精神指导农业工作,把农业工作放在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下,深刻分析当前农业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新目标,积极把党代会精神转化成现实工作思路。同时要有工作紧迫感,要不断自我加压,不断把压力转化为新的动力和干劲。 四是强化创新意识。紧紧围绕我县精准扶贫富民产业富育现状,增强敢于创新和乐于创新的意识,创新工作思路,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十四次党代会以来,清水县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建设甘肃省高原夏菜重点县和西部独具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基地为目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深挖特色产品发展潜力,创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不断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有效提高了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使全县农业产业化建设稳步健康有序发展,取得了新突破。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全县累计流转土地面积13.62万亩,建立乡镇土地流转服务大厅18个260个村建立村级土地服务点,为有序适度规模土地流转奠定了基础;创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310个,家庭农场96家;稳步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着力发展蔬菜、中药材、林果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以高原夏菜为主的蔬菜产业、以半夏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和以大麻、小杂粮、油料为主的区域优势产业上,使这三项产业上档次,扩充产量,提高质量,形成产业链;农民技术培训提升劳动素质,以精准扶贫“十百千万”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和“新型职业农业培育工程”为载体,通过创办田间学校、农村赶大集、请专家授课和成立农业专家技术服务团队等方式,经广泛调研,按需授课,开展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工作;强化农机服务提高农机化水平,积极争取农机购置补贴,搭理推进农机化水平,有效利用争取到位的国家财政农机具补贴专项资金,拉动群众购置农机,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政企合力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保障,立足县域特色农业资源优势,由政府主导,与华盛农业、天河就业、天森药业等龙头企业合作,形成“政府+龙头企业+农户”的合作模式,将核桃、沙棘、甜玉米、高粱、中药材等当地特色农产品进行就地开发加工,进一步为全县农业产业化建设顺利推进提供有效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