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9日下午,清水县委书记刘天波主持召开全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分析研判当前全县精准扶贫工作的新形势、新动态、新情况,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精准扶贫重点工作任务。县四大组织全体领导出席会议,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18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18个工作组组长,“1+17”方案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组织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办、国办《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以及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精神。

刘天波讲话时指出,2015年以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脱贫攻坚的一系列部署要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密对照“1+17”方案,始终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贫开发上,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年年都有新举措、事事都有新套路、步步踩在鼓点上,顶层设计精确制导、政策措施成龙配套、具体打法富有特色、瓶颈制约定向突破、创新模式可以复制,推动全县脱贫攻坚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刘天波强调,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既要看到取得的成绩、增强信心,也要看到当前面临的形势、加倍努力,更要看到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保持清醒。特别是要始终认识到,脱贫攻坚具有特殊重要性、艰巨性和敏感性,必须把各项工作做得实之再实、细之又细。全县各级各方面要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将“一号工程”抓出更大成效。
刘天波要求,一要进一步靠实责任。要靠实四大组织领导联系部门、联系乡镇、联系贫困村、联系驻村帮扶工作队和重点项目等责任,落实好“131”工作法,及时深入包抓联系点调研督查,及时发现解决问题;要进一步靠实乡镇党委、村党支部的主体责任,加大统筹谋划和督查推进力度,全力抓好贫困村、贫困户脱贫任务的细化落实,形成攻坚合力;要进一步靠实相关部门的专项扶贫责任,特别是涉及农村水电路房建设的部门责任,抓好相关支持政策和项目的对接争取和组织实施,确保按期完成扶贫任务;要全面落实驻村帮扶工作队的主体责任,严格考勤管理,对无故脱岗、驻村时间达不到要求的严肃问责,对不服从监督管理、不遵守工作纪律、不到岗开展工作的要及时通报处理,并追究所在单位领导责任。二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学习。要加强对国家和省市政策的深化学习、对接落实,重点学习中办、国办《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以及“1+17”精准脱贫新的具体政策和措施等内容;县直各相关部门要及时与省市主管部门对接,提前修订和完善全县政策方案,不断增强作决策、干工作、抓管控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和扶贫办要围绕精准扶贫新的政策要求,针对干部的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有计划地开展精准化培训,增强各级干部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三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报道。要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宣传力度,让推动“一号工程”成为一种人生价值追求,营造人人参与扶贫、人人为扶贫做贡献的良好社会风尚。宣传部门要紧扣脱贫攻坚这一各级公认的生动实践,组织省内外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一线,到群众中去,开展精准化、接地气、系列化的采访报道,长流水、不断线,大力宣传我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典型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善于发现新亮点,用好新媒体,用“微故事”和看得见、摸的着的人和事,来反映农村的大变化、双联的大气象,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注扶贫、共同参与扶贫的浓厚氛围。

会上,县委副书记、县长马越垠全面安排部署了当前精准扶贫重点工作。一要规范运行“853”挂图作业。要严格按照全国建档立卡工作现场会的要求,认真查漏补缺,健全完善村级8类工作台账和贫困农户“三本账”。二要精准管理大数据平台。要坚持把大数据平台建设作为推进精准脱贫的重要措施,不断加强人员培训和业务指导;要认真落实村级初审、乡镇复审、行业部门联审、扶贫部门审核备案的“四级联审”制度,严格执行责任追究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谁采集、谁负责”的原则,确保大数据平台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和运行的规范化。三要全面对接落实需求清单。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积极对接落实全县90个贫困村的需求清单,实行挂图作战、挂账销号、跟踪监督,想方设法解决制约贫困村、贫困户脱贫的短板难题;重点要紧盯90个贫困村的13项脱贫指标,提速推进“1+19”精准扶贫方案;要紧盯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有安全住房、无因贫辍学学生、有安全饮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有培训需求的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7项脱贫指标,因户施策,确保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四要切实加大扶贫资金投入。要着力整合项目资金,各乡镇、各部门要处理好资金争取与整合的关系、处理好重大项目与到户项目的关系,切实提高资源使用的精度,实现集中投入、精准发力,重点解决制约贫困村、贫困户脱贫的短板难题;要扎实推进金融扶贫,金融办、财政局、扶贫办要切实抓好今年下达的2.44亿元专项贷款发放工作,确保6月底前将贷款全部发放到农户手中,引导群众用好贷款,发展增收致富产业,实现贷款效益最大化。五要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各乡镇、各部门要紧紧围绕产业培育提升,抓好富民产业建设,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核心举措,加快实施“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不断壮大林果、畜牧、蔬菜、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增加贫困群众产业收入。六要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各乡镇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围绕“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划,靠实工作责任,坚持常抓严管,全面提升农村环境卫生水平;要突出脏乱差治理、人畜分离、垃圾污水处理和村庄绿化四个重点,继续探索推行“户清、村集、乡运、县处理”的模式,全力推进农村环境建设,实现环境卫生整治常态化、长效化。七要切实加强扶贫资金监管。各单位、各乡镇要严格落实扶贫资金管理各项制度,确保各项扶贫资金效益最大化;要深入开展“两查两保”专项行动,重点解决基础数据采录不认真、项目审核不严、扶贫工作中庸懒散慢等5类作风方面问题和贪污侵占、挤占挪用、虚报套取等5类贪腐方面问题;要认真落实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县级报账制、项目库建设、资金监管体系建设和涉农项目资金监督管理制度,突出对重点项目、关键环节、工作流程的监督和管理,保障资金安全运行。各乡镇、各部门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县委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更加主动、更加积极地投身于脱贫攻坚,在思想上不能有任何马虎,在工作上不能打任何折扣,在措施上不能有任何松懈,不断巩固和提升脱贫攻坚成效,为圆满完成整体脱贫目标、进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