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明确指出加快脱贫致富,必须始终把发展放在第一位。发展是第一要务,贫困地区更是如此。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关键是抓好特色产业培育。
清水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是六盘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重点县,面对实现2016年整县脱贫、2020年全面同步建成小康的艰巨任务,如何建立切合实际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真正让精准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户上、扶到根上?靠谁去精准扶贫?怎样实施好精准扶贫?
“清水是个传统农业大县,农民要脱贫致富还得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而农业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县农业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清水县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优势特色、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今年以来,该县按照精准扶贫要求及时调整完善产业发展政策,为有效解决制约贫困户发展产业缺乏资金,农业产业发展缺乏龙头企业扶持带动的难题,清水县准确把握省上《小额信贷支持计划实施方案》,立足全县60多万亩干鲜果基地建设和扶持华盛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壮大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探索“农户贷款,带资入股,就业分红”的发展模式,建立起了银行+农户+企业的利益联结体,确保贫困农户在特色产业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
“清水县按照人均两亩园收入过万元的目标,已建成核桃基地48万多亩,到“十二五”末将建设60万亩干鲜果基地;同时,以肉牛、蔬菜、半夏、劳务为主的富民产业蓬勃发展,产业扶贫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措施”,县果业局负责人告诉记者。

“清水在发展富民产业方面,主要是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农业产业链单一,农产品附加值低。”县扶贫办负责人告诉记者,他还表示,近年来清水县通过招商引资也引进了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但是还不能形成龙头带动作用,严重制约了全县农业产业的发展,也影响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为了扶持龙头企业发展, 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清水县积极探索出了 “‘政府+龙头企业+贫困农户’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模式,对于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提高贫困农户收入,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清水县扶贫办负责人对记者说,“‘政府+龙头企业+贫困农户’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模式实现了政府、企业和贫困农户三赢的有益尝试,形成了具有清水特色的金融扶贫模式,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和乡村产业支撑等方面,全力助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王河乡魏湾村村民尚义成,因妻子长期患病,他本人又没有技术,除了种庄稼无其他经济来源,因此家里贫困。在今年精准扶贫调查摸底中,评他为精准扶贫户,按政策他贷到了5万元的精准扶贫贴息贷款,他给记者算了笔帐,他把精准扶贫贴息贷款5万元入股华盛农业公司,每年可以享受到最低4000元的保底分红;另外,随着华盛农业公司的发展,他作为“股东”可以优先到公司就业,这样又能得到工资收入,不出三年他就能脱贫。
说起精准扶贫贴息贷款,白驼镇刘坪村村民刘振明也同样很高兴,他告诉记者,刚听说精准扶贫贴息贷款时他并没有动心,“我腿有残疾,就是有贷款,也没有发展的项目”,后来“11558”下基层干部给他讲明了“农户贷款,带资入股,就业分红”的政策,于是他成了村里第一批“股东”,如今他对脱贫致富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