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水县西灵山农业示范园是全县围绕建设60万亩林果产业,实现“人均两亩园、收入上万元”精准扶贫目标而建成的6个5万亩干鲜果基地之一,被列入天水市八大示范园区。2014年,该县抢抓白沙乡列入全市农村综合改革试点乡镇的机遇,依托西灵山优美的田园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及日臻完善的基础设施,着眼大力发展以体验农业为核心的乡村创意旅游业,促进一三产业互动发展,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将西灵山农业示范园建设定位为高效农业观光旅游示范园。通过改革助推,创新建设模式,丰富建设内容,取得了多元效应。
清水县依托白沙乡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以当前国家级、省市级、县级发展规划为依据,按照“套种油菜花、种植薰衣草、把清水打造成为一座美丽花城”的思路,突出西灵山核桃产业、观光赏花的特点,有效利用温泉度假村、杜沟村农家乐等旅游资源优势,坚持以“1线3心8点”(即以30公里的产业路为“1线”,以东、中、西3个核心示范区为“3心”,以8个千亩示范点为“8个景观点”)和春秋两季油菜花、夏季太阳花为重点建设内容,将西灵山万亩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示范园建成全市一流的生态观光旅游农业示范园,打造成省内一流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清水县充分运用西灵山所在地的白沙乡马沟村、程沟村土地确权成果,提高了园区规划、建设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利用试点的有利条件,在马沟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整合土地资源和核桃园2248亩,使西灵山土地利用率有效提高、干鲜果基地由合作社参与经营。土地确权工作为西灵山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示范园区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其成效也在西灵山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示范园区中得到充分体现。
清水县农业部门指导10户核桃种植户在白沙乡马沟村联合成立清水县发祥核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集核桃、蔬菜、油菜籽、玉米等农作物的种植、加工、生产和管理、生产资料采购与供应为一体,提高了农民种植核桃的效益,带动周边300余户核桃种植户踊跃办理入社手续,年内核桃面积可达1500亩左右。同时,该县有关部门充分发挥政策扶持优势,实施项目引导,通过地膜、化肥等农资和机械扶持,调动了合作社生产的积极性,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为西灵山规范化管理增添了活力。
针对全县农村最为突出的农村劳动力不足、“谁来种地”的问题,该县按照“试点先行、创新机制、探索模式、破解难题”的思路,依托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紧抓合作社、家庭农场建设,探索了适度规模流转土地的“四个试点”模式,即:引导养殖户流转撂荒地种植紫花苜蓿的“种草养畜”模式、流转撂荒地建果园兴产业的模式、流转撂荒地种植全膜玉米的模式和流转撂荒地种植马铃薯的模式,有效解决了全县土地撂荒,积极推动了农业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