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县人工种植半夏最早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该县川塬区有大面积发展,年种植面积在1万亩以上,亩均纯收入达到万元以上,成为该县四大水系流域群众增收快富的主要产业之一。2006年清水县半夏获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并连续五年产销量居全市第一。

近年来,清水县主打无公害半夏品牌,种植模式由露地种植向设施方向转变,主推小拱棚作务技术,确保了半夏生长所需的温度和湿度等适宜条件,半夏产量大幅度提高,平均每亩生产干半夏300-550公斤,亩均纯收入达到了1万元以上。今年,清水县继续发挥农民种植半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牢牢抓住“抓规划、破难题、树品牌、重扶持”四个关键,全县种植半夏2万亩,其中种植小拱棚半夏1.5万亩,主要分布在红堡、永清、白沙等乡镇川塬区,预计总产(干重)可达到600万公斤,总产值可达到4.8亿元。目前已全部完成种植任务,正在进行松土、施肥、灌溉及搭建小拱棚等田间管理工作。

抓规划。清水县通过科学论证,对半夏生产的适宜品种、适宜条件、适宜区域、栽培方式、生产加工流程做出中长期规划,力争做到半夏标准化生产。
破难题。清水县以半夏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茬问题、病害问题及落后的采收方式为突破口,加大科研力度,破解难题,为广大种植农户排忧解难,确保半夏种植高产增收。
树品牌。清水旱半夏品质优良,收效明显,该县将加快半夏品牌商标的注册进度,不断打造清水优质半夏品牌,助推该县农民增收致富。
重扶持。清水县以政策扶持、科技扶持,以奖代补的资金扶持,积极引导半夏产业不断高产优质快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