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追星践诺自奋蹄、争先恐后创新业”。今年,清水县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实施了新的绩效考评机制,对乡镇实行“十星制”、部门实行“责、诺、评”考核,激活了科学发展引擎。承载具体工作的若干“星级目标”,分别归为经济发展星、产业建设星、乡村建设星、社会管理星、民生改善星、教育质量星、文明进步星、党的建设星、机制创新星、工作亮点星“十大星系”,让乡镇对照“星系”谋发展,自找“星标”抓工作,成为争先恐后的“摘星者”。对部门实行“责诺评”,把县上对部门的工作要求和部门自身的职责愿望充分结合起来,让部门自定目标做承诺,践行承诺受考评,成为一诺千金的“兑现者”。这一创新,让乡镇和部门由“被动完任务”变为“请命干工作”,真正释放了“动脑筋、抓谋划;拓思路、务实功;多干事、多得星;干实事、兑承诺”的内在动力,使考评工作焕发出强大生机。实现了“被动应考”到“主动迎考”的重大飞跃,切实增强了各级组织和干部群众科学发展创新业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惠民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在新的绩效考评工作推动下,全县上下围绕 “率先突出川区、着力提升山区、示范发展园区、统筹城乡全局”的“五大突破”、“五大重点”和“五大保证”,开创了“追星践诺自奋蹄,争先恐后创新业”的新局面,基层工作呈现出思路活、魄力大、起点高、势头猛、节奏快、进展好的新特点。目前已经到了2012年各项工作的收尾和冲刺阶段阶段,为进一步激发干劲、展示成绩,督促落实,全面完成年初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清水县各新闻媒体同步开设了《冲刺2012》专栏,以系列访谈的形式,全面展示今年18乡镇、县直各部门在深入实施“5551”战略中各项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新亮点,反映乡镇和部门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
【冲刺2012】
清水部门“责诺评”考核访谈——农业局

记者:今年,清水县委、县政府对考核机制进行了创新,在县直部门实行“责、诺、评”考核,您认为这种考核机制的创新对你们局的工作有哪些推进?现在距年终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今年的工作进展情况如何?未完成的工作将如何冲刺?

农业局局长蔡小明:实行“责、诺、评”是县委、县政府为了促进全县跨越式科学发展而进行的一项考核制度的创新,通过一年的实践和运行,“责、诺、评”考核制度能够有效地推劝了我们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是一项行之有效的、非常科学的、符合清水实际的考核制度。
今年年初。我们农业局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五项承诺,通过一年的艰苦努力,基本完成了承诺书所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狠抓了“一个工程”即以旱作农业技术推广为主的地膜增粮工程,确保了粮食产量持续增长。全年粮食种植面积67.91万亩,总产达到17.8万吨,较上年增长10.06%。实现了“两突破”,一是在发展蔬菜产业方面实现新突破。全年完成蔬菜种植10.04万亩。基本完成了蔬菜生产“六个一”目标,即建成了牛头河流域1个万亩蔬菜产业基地、1个蔬菜产业集团公司、1个百亩蔬菜育苗基地、 1个蔬菜新品种展示园、1个千吨以上蔬菜储藏库、12个蔬菜专营平价超市。二是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实现新突破。结合旱作农业项目、粮油高产创建项目等重大项目,集成了良种应用、全膜种植、测土配方及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实用技术,实现粮食增产增收最大化,全膜小麦平均亩产358.2公斤,比露天小麦亩产159.7公斤,增产率80.5%。打造了“一基地”即打造陇东南最大的良种马铃薯扩繁基地,促进了马铃薯产业规模发展。按照“地要平,路要通,有贮藏,机制新,效益高”的目标,推广地膜马铃薯5.02万亩,建成王河乡2万亩脱毒马铃薯示范基地,带动全县完成马铃薯种植13.4万亩。积极推进“一提升”即以扩规模、提质量、创品牌、增效益为目标,提升半夏、大麻、葵花等经济作物特色产业优势。全县种植以半夏为主的中药材3万亩,大麻2万亩,葵花3万亩。获得了2个农产品无公害产品认证、4个甘肃省无公害基地认定,注册1个绿色蔬菜商标。突出“一加强”即努力加强农机安全管理、农民减负、农业综合执法和项目争取工作。全年发放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220万元。流转土地3.7万亩。争取市级以上财政资金3203.6万元,招商引资项目4项,引进资金4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