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邑展宏图
——清水县秦亭镇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秦亭镇畜牧业 养牛)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历史悠久,资源丰富,风光旖旎。
秦人先祖非子牧马有功封邑于“秦亭”,清水县秦亭镇由此而得其名,素有“甘肃东大门”之称。
盛夏时节,走进美丽的关山脚下、长沟河畔的秦亭镇,鸟语花香,峰峦绵延,林茂草丰,溪流蜿蜒。
秦亭镇位于县城以东30公里处,现辖19个村, 1.7万人,土地面积227平方公里,有耕地10.3万亩,草地6.2万亩,林地12万亩。今年以来,该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发展抓项目,强镇抓产业,惠民夯基础,和谐抓民生,保证抓党建”的总体目标,广大干部群众发扬“敢于创新、善于实干、甘于奉献、勇于实践”的秦亭精神,全镇经济呈现出增速加快、效益提升、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秦亭镇放养鸡)
兴产业 搭起增收“连心桥”
走进秦亭镇,不论从万只放养鸡养殖点到千亩高原夏菜示范片还是到万亩核桃种植基地,处处都在以生机勃勃的秀色,展示着全镇农业结构调整带来的美好景象。
该镇党委书记李爱仙深有感触地说:“思路决定出路。特别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必然要求农业科技有一个大的发展,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秦亭镇在农业产业发展上走多元化道路是富民强镇的最终趋势。”该镇提出了“走产业路,念畜禽经,建科技园,打果品牌”的发展路子,围绕“高山夏菜、川地大麻、适地核桃、普遍养畜”的产业布局,积极推进产业化发展。今年以来,林果产业新建高密度精品核桃示范园和基地6610亩,目前全镇核桃基地达到3.8万亩;旱作农业新种植双垄沟播玉米6100亩、马铃薯1000亩;特色产业大麻发展到8000、蚕豆6000亩、芦笋900亩、甜玉米500亩、高山蔬菜架豆王和荷兰豆2500亩,新建蔬菜大棚60座,为农户无偿提供了高山夏菜种子和地膜,与兰州高原夏菜集团公司和天水昌盛公司分别签订了荷兰豆和甜玉米订单;放养鸡产业充分利用明飞养殖场集养殖、屠宰、冷冻、包装、销售为一体的有利条件,采取无偿提供场所、协助贷款、项目支持等优惠政策,巩固和发展放养鸡养殖,力争使全镇放养鸡年饲养量突破10万只;黄牛产业新建养殖专业村2个、养殖园区1处、规模养殖户60多户、冬暖式圈舍60座,目前全镇黄牛饲养量达2.1万头,草畜生产已成为该镇经济发展的支柱。

代堡新村文化广场
夯基础 打造发展“新平台”
一条条拓宽的大街畅阔洁净,一片片崛起的楼群鳞次栉比,一个个新扩建的市场人流如织。秦亭镇不断强化以城镇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经济发展新平台。
该镇镇长汪中和高兴地说:“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是全面繁荣乡镇经济,缩小镇村差别,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重要载体。今年,我们高起点规划、大手笔运作、加速度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新农村建设结合易地搬迁工程的实施,在加强对已建成的百家马堡等3村后续建设和管理的基础上,在盘龙和百家实施了破旧院落和农电线路改造、道路彩砖铺设和绿化工程;道路建设完成了6公里放养鸡环线路、12公里核桃产业路的整修铺砂和2条通达工程4条通畅工程,并对全镇通组农路和田间道路及3村小巷道进行了整修,全镇道路网络得到了进一步健全;沼气建设共完成6村105眼,放线72眼,开挖59眼,浇注25眼;梯田建设已完成350亩;村阵地建设已完成3村主体工程,生态造林、德援造林及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和林权改革后续工作已全面完成;小城镇后续建设沿街新建公厕和垃圾点各1处;农商贸综合市场建设已完成了400米排水管道和110米排洪渠,并沿街新建了市场西面三层仿古式建筑主体工程9户2400平方米,2座1500平方米的交易大棚正在抓紧施工建设当中。

秦亭镇核桃示范园管理(覆膜)
保民生 筑牢和谐“防火墙”
今年以来,该镇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坚持走以民生为先、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和谐发展之路,努力做到在促进发展中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条件,筑牢民生“防火墙”。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全镇小学“双合率”、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到64%、100%、100%, 1380名学生享受到了“两免一补”优惠政策,443名中学生享受到了寄宿生活补助,百家中学由后进提升了5个名次,2个学区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全镇“五苗”接种率、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孕妇住院分娩率分别达到95%、 100%、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了90.2%,为324名参合住院患者共办理报销医药费16.7万元,为124名群众补报大病医疗救助医药费3.4万元。文化生活日趋活跃,充分发挥镇文化站主战场作用,开展各类培训班4期(次)2200人,播放电教片15场(次),参训人数达2600人,并为16个村配备了农村信息播放设备;计生工作不断加强,共完成一孩放环42例,二孩结扎64例,征收社会抚养费7.1万元;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严格按照“一册明、一折统”的发放管理办法,已发放五保户分散供养经费8.9万元、灾民生活补助款3万元,每季度为提标后的1336名农村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32.47万元。
追求无极限,发展无止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镇党委、镇政府将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高歌猛进,谱写更新、更美的乐章。

大山深处村阵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