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十八个村的脱贫
——清水县西部“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工程建设纪实
本报记者 刘海仙

地处清水县西部干旱山区水清山梁的贾川、金集、郭川、土门、远门等五乡镇交界处的阳湾、林河、韩沟、水清、张牛等18村,共有92个村民小组5860户27542人,相互毗邻,自然条件差,多年来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加之缺乏项目扶持,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增收产业,群众生活十分艰苦,贫困面达到40%,高于全县2007年底平均贫困面16.7个百分点,成为清水县重点贫困区域。
今年一开春,为了这18 个村脱贫,以“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为主要措施的脱贫之役在西部水清山梁打响了。
正月初八一大早,县委书记雷鸣、县长刘天波等县上领导就带领扶贫、水利、农业、交通等部门负责同志深入到了这18个村的沟沟坎坎,指导制定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脱贫规划。在县领导走后的第二天,乡上的领导带领干部深入到村里开起了群众会,告诉大伙致富的计划。正月十二,也就是县领导走后的第四天,由县水利局局长王怀珍带队,几十台推土机、铲车等重型机械开到了水清村的坡地里,将一块块的贫瘠的坡地铲平,听放羊的高球娃说,冒着黑烟推土铲地的机器要69辆。
随后的日子里,在这18个村的村子里、道路上、田地里,县上的领导、部门的负责同志、指导工作的技术人员一拨接着一拨赶了来,贾川、金集、郭川、土门、远门五乡镇的干部身着迷彩服,出现在工地上,各村的高音大喇叭一天到晚响个不停,吆喝群众出工收工,山梁上彩旗招展,山湾里、山道上机声轰鸣,往日宁静的水清山梁一天比一天热闹起来,处处呈现出红红火火的建设场面。
各级领导干部和一线工作人员忘我工作,连续奋战,洒下了辛勤汗水,倾注了大量心血。县扶贫办纪检监察员刘爱民从工程规划之日开始,就把水清梁当做了自己的家,妻子几次打电话催促他回家,按计划把花卉门市部开起来,以解决家庭经济困难时,他一推再推,到后来连妻子的电话都不敢接。果业局局长张进录一到工程点,就和技术员董爱彬一起负起建园的工作。由于日夜劳累,加上天气变化,他得了重感冒。水利局技术员缑建军、吕喜祥等人,每天从这一山梁赶到那一山梁,深入每个地块指导梯田建设……

据了解,涉及全县西部5乡镇8大流域18个村的“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建设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建设以苹果和核桃为主的林果基地3.46万亩,总库容达到600吨的2座果品气调库和一处占地40亩的果品批发市场;建成标准化猪舍937座和一座1200头父母代良种猪繁育场,在有条件的3个村养鸡60000只;在金集镇建成惠及3万人的1处大型安全饮水工程,在土门乡西坡村、贾川乡阳湾村等6村建饮水工程6处;新修梯田11000亩;建集雨水窖100眼;建设通乡油路和水泥路51.943公里,硬化村内道路31.75公里,完成村组道路建设67公里;建设沼气920户;购置微耕机120台;对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达24000人次。建设总投资达1亿元,是将扶贫、水利、农业、交通、科技等有关项目进行整合,在西部整流域连片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实现人均两亩园,户户饲养猪和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户均收入超过2万元的致富目标,同时将对西部其他村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目前,果园建设已经结束,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正掀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