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近日,秦安县成功举办了现代果业可持续发展研讨暨助农增收技术培训会,邀请到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韩明玉,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北京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姜全,正大集团北京正大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左力刚,省农科院林果花卉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发林等专家作了专题讲座。期间,秦安县委外宣办、县新闻中心、县广播电视台,围绕果品产业发展、果品销售等方面问题,对各位专家进行了深度专访。
为秦安蜜桃产业发展把脉
——访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北京农林科
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姜全

记者:姜教授,您好,请您对秦安蜜桃做一个具体的评价。
姜全:秦安桃产业在我国西北部是非常有名的,桃的原产地在中国,一般全世界公认的就在中国的西北部,那也就是说,咱们脚下的这块土地,就是桃的原产地之一,秦安的桃与其他地方的桃相比,有它的特点,西部桃的特点是和当地高纬度、干旱、缺水、光照充足的气候紧密相关,所有这些气候特点,秦安完全具备,是可以出高品质的桃的地方。
记者:您觉得在咱们秦安的这块土地上,比较适宜种植那些品种呢?
姜全:品种跟市场紧密相关的,从专业角度上讲,第一这里四季分明,土层深厚、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蜜桃种植。蜜桃成熟期一般在七月到九月,我们考虑桃的品种的同时,还要考虑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市场,也就是我们生产出来的果子卖给谁,而我们的消费者来自世界各地,四面八方运,那么我们就需要考虑他们需要什么品种。近年来,北京七号、仓方早生等品种的适应性都不错,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具体说到以后种什么品种,我们需要分析好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一定要在实验的基础上去确定,我们现在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兰州综合试验站,选择了秦安作为重点的实验地,初步认为适合这个地方的,在这里做实验、示范。从大体来讲呢,一个讲的是品质,品质最简单的讲就是甜,也就是含糖量高,另外一个就是它的商品性,商品性如果从运输来讲,其中有很重要的就是它的硬度,如果硬度不够,你要是外销就受到了影响,所以我们在选择品种的时候,一个是考虑到它的内在品质,另外一个考虑它的商品品质,我们要选择这两个方面都同时满足的,还要经过实验。
记者:那么您觉得在老果园的改造方面需要注意那些问题呢?
姜全:老果园改造是所有的大产区都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因为桃树生产寿命不是很长,按照现在的栽培方式,基本上三年就挂果了,过二十年左右基本上就要淘汰了,老果园改造,首先要涉及一个问题,就是重茬,这片地是不是还要栽桃树,如果有条件的话,大家可以轮作,或者叫倒茬,原来栽植的苹果树淘汰了,我们可以栽植桃树,原来栽植的桃树地可以栽苹果,当然说这是个理想,如果做不到,那我们就要考虑在这片地里消除重茬的影响,我们一般的如果有条件,就隔个两三年再栽树,在这两三年这内呢,种一些其他的作物,让这些留在土壤里的桃树根尽量腐烂,腐烂以后再栽,这样就没有问题了,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砍了就要栽桃树,那就是说需要一些技术措施,一个就是把原来这里的根清理干净,多用一些有机的肥料,选一些大苗,在这里面栽植,所以说老果园改造,如果是砍树的情况,还有一些可能因为品种不适合,不是特别老,如果还很健壮,只不过是不卖钱了,或者品种落后了,有些地方可以采用高接换头,就是换一些新的品种,换一些更挣钱的品种来。

记者:尽量不要重茬,要么就是考虑高接换优这样一个方式,那么怎么做品种才能够优化?
姜全:品种结构是一个大的、地区性的东西,那么我们现在都是一种农户的经营方式,所以不好去决定说一定是早还是晚,从我们现在来说呢,品种的结构一个是要种出特点,因为你什么都种没有特点呀,所以我认为,在这个品种非常多的时候,选择我们的种植特点,比如说就是选一种中熟的、大果形的、甜的,尤其肉比较硬的这种桃,那就是我们的特点,另外呢可以再穿插一些有特色的,比如说油桃,还有蟠桃,还有就是这几年销售很不错的黄肉品种,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类似的,这些穿插的品种,首先可以填补我们市场的一些盲区,另外还有一个就是当我们目前主栽的品种以后效益下降的时候,我们随时可以补充上来,调整上来,如果说我们一个地方种一百个品种,而一百个品种没有特点,恐怕我们就形成不了产业规模,还要坚持一个主导,其他的增加些花色,这样的。
记者:目前国家提出了这个减化肥、减农药这个双减的要求,那么你认为在优质安全的这个前提下,如何能做到这个双减呢?
姜全:双减这个问题在国家层面上现在提的很高了,因为我们很多的土地在几十年的耕种情况下,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都很多,有些地方的生态已经受到破坏,双减技术是在不影响品质和效益的前提下通过技术手段,比如说减肥料,那就要了解这个桃树、这种作物的需肥规律,然后在这此基础上,改变施肥方法,比如说原来我们施一百斤肥料,树的利用率可能就是二三十斤,而其他那些就上天或入地了,现在有一些缓施肥技术,让肥料不轻易的上天或入地,让桃树慢慢的来吸收,这样不久吸收量多了,总量是一样的时候,肥量就减少了,就是这样,还有呢就是我们改变一些耕作制度,过去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果园都是特别的干净,我们管那种叫卫生地,一根草不长,但有些杂草,对果树来讲它是有益的,当我们施肥时,除了树吸收的一部分,上天、入地那部分肥料,让这些草给截流了,而这些草死了以后再还给树,在节肥方面呢,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做到很多的减少肥料施用量,而不减少品质,或者说不降低品质。关于这个农药,同样是这样,因为我们很多果园的生态平衡遭到了一定的破坏,造成害虫大面积的爆发,因为平衡上的破坏,所以尽量把果园的生态环境给它修复一下,让以虫制虫,首先在生态环境中要减少虫的发生,害虫的发生,这样我们就可以少用药了,还有一些其他的办法,就是不是非得打药才能除虫,比如说一些物理方法,我们说最简单有一些比如说蜗牛吧,这蜗牛夏天会爬上树吃果子,吃了有一个坑就没有用了,就像树干上打一个小裙子一样,蜗牛就爬不上去了,它不可能翻过去上去,我不用药治问题,我就把问题治了,还有一些利用生物手段,就是通过一些性激素或者干扰素,就是让这个虫子他们两个,没办法结合产生下一代,就是让空气中可能都弥漫着雌虫的味道,让雄虫找不到雌虫,这样呢它产生后代的机会就减少了,但是这些手段都是在我们逐步认识中应用的,只要当我们实在控制不住的时候,才用农药的手段来控制,选择农药的时候尽量选择这种用量少、低毒高效的,最后我们要谈到的一个是什么呢?果园是一个生态园,不需要做一些破坏自然条件也能生产出好果子来。
记者:您觉得咱们秦安的和全国各地的桃子比起来,它有什么特色?
姜全:秦安的桃在西北来说,它是一个集中产区,一个是规模,这个规模也本身就是个特色,第二就是品质好,吃起来特别香,另外就是我们谈到的,因为这个地方干旱少雨,干旱少雨本身病虫发生的就比较少,所以我们这边的果子用药会更少,更安全,这就是我们追求的既好吃又安全。也就是说我们这个地方的桃,主要特点就是规模大、品质高、绿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