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秦安县按照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抓主抓重,攻坚克难,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等方面改革。从即日起,县委外宣办、县新闻中心在中国?秦安网开设【改革创新促发展】专栏,宣传报道全县各行业、各领域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新进展、新成效和好做法、好经验。
【改革创新促发展】
秦安:网格化管理建立社会治理新常态

轻轻一点击鼠标,西川镇的村干部就可以通过电脑了解全镇30个行政村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村干部小王高兴地说:“现在我们再也不用挨家挨户上门去了解情况了,再遇到特殊天气时,我们只要通过手机就可以及时给村民发布预警信息,在给工作带来便利条件的同时也极大地缩短了和村民的距离,能够更好地服务当地百姓了。”
近年来,秦安县立足县情实际,科学设置管理网格,将各行政村划分成若干小网格,编辑地图轮廓,对社区、小区、楼栋、房屋等信息进行标注,网格描点,实时采集网格内家家户户的信息,确保把人、事、地、物、情、组织等要素全部纳入信息系统。目前,全县乡镇、村(社区)共划分网格2431个,形成了以乡(镇)为一级、片(单位)为二级、村(社区)为三级和以居住区域为四级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将村务(社区)管理、村民(社区)服务、村民(社区)自治纳入网格。同时,明确了各级网格的责任人、服务管理范围和工作职责,通过细化管理单元,明确各级网格服务管理责任、范围和工作职责,实现在第一时间掌握社情信息、了解群众诉求、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目标,提高服务和管理的水平。

充分发挥综治信息员作用,为全县468名乡镇、村(社区)专职综治信息员制作了《民情日记手册》,用于在网格内承担“四员”,实施“五小”工程的走访记录,并利用手持终端,及时采集各类数据,乡镇综治维稳中心和村(社区)维稳工作站也通过定期走访,收集信息,对网格内的信息和运转情况做到了“三知三清三掌握”,即对网格内的每个住户家庭成员及社会关系、家庭经济状况、家庭人员遵纪守法情况“三知”,对网格内的村(居)民利益诉求、重点管理人员、困难群体情况“三清”,对网格内基本概况、社情民意、工作人员发挥作用情况“三掌握”。
在城区,建成了集三防于一体,镇、单位、社区三级联网、专群结合的大巡防体系。以县公安局指挥中心为龙头,巡警为骨干,交警、治安民警、协警为基础,组建了17支群防群治队伍,共185人;各单位组建了3—5人的治安巡防队伍,各物业小区组建3—5人的治安巡防队伍,各种群防群治力量配合的多警种、多层次的城区巡逻防控体系,对公共区域、重点场所、重点路段、重点部位等全部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基本实现了全覆盖。结合社会治理方式创新,在有条件的试点村、学校、金融网点、新建小区、党政机关等重点部位增设视频监控,进一步提高了全县治安防控能力。

在各乡镇、行政村,由辖区派出所负责,组建了群防群治队伍,根据行政区域范围、居住人口、治安力量分布等情况,建成了以乡(镇)为一级、片为二级、村为三级和以居住区域为四级的网格化群防群治管理模式;县公安局从城关、北关、郑川3所和巡警大队抽调精力干警,组建巡逻队伍,配备了巡逻车、摩托车,每年对群防群治队伍进行业务培训,至目前,全县共组建了2640人的群防群治队伍。
结合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秦安县还为基层网格责任人配备了专门的手持终端,网格责任人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把网格内的不稳定事件和突发事件的现场图片、视频等资料发送到信息平台,信息平台根据事件的性质和紧急程度自动通过绿色通道流转处理,县、乡和相关部门领导可在第一时间接到事件报告,并及时指挥处置,防止事态扩大和恶化。

通过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网格工作人员通过经常深入群众走访联系,做到了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渠道畅通、反馈及时,第一时间掌握网格内的各类矛盾,并及时按照各自的职责开展化解工作,把大量的矛盾纠纷解决在了村组,避免了群体性事件发生,有针对性地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使五个试点乡镇的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明显下降,群众对社会治安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高,使基层党委政府的决策得到有效宣传和贯彻落实,提高了群众的法制意识和对综治工作的知晓率,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秦安县经济社会发展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力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