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问题整改”是检验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一把重要“尺子”。教育实践活动进入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后,秦安县以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作风建设,用实实在在的整改效果让群众看到了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整改进行时】
秦安县综合执法局为群众解难题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秦安县综合执法局从群众反映强烈的车辆“滴洒漏”、店外经营、占道经营、乱摆乱卖、乱搭乱建等热点难点问题入手,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强化整改落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受到了群众好评。
大力整治运输车辆“滴洒漏”。针对城区散体物料车辆滴洒漏问题,县综合执法局联合相关部,加大了整治力度,采取延时、错时上班等措施,在滨河路沿线、国道出入口等地加大了巡逻检查,对运输散体物料未覆盖或覆盖不严仍造成遗撒的车辆加大了处罚力度,同时,加强建筑领域违章行为的管理,与城区各建筑工地共签订《文明施工责任书》,明确了建筑工地和运输车辆的责任意识,有效预防运输砂石和垃圾车辆滴洒漏现象的发生。

彻底拆除映南街“彩钢棚”。 针对群众反映的映南街多家商铺擅自搭建“彩钢棚”的问题,县综合执法局集中开展了违章搭建彩钢板临时建筑专项整治行动,在做了大量的前期宣传动员工作之后,责令自行拆除,对逾期不拆除者,联合相关部门依法进行强制拆除,8月底映南街176户商铺擅自搭建的“彩钢棚”全部拆除,其中强制拆除39户,督促其自行拆除137户。
狠抓广场及周边环境的整治。县综合执法局在严控兴国路、太白街进店经营整治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提前上班、蹲点守候等形式,取缔了博物馆门前的蔬菜交易早市;对广场及周边烧烤和关东煮经营户在限时段、限地点进行交易,同时,要求经营户购置地毯、垃圾筒、清洗工具等,随时做好保洁,并要求及时对地砖进行清洗,对于不合格者取消其经营资质。同时,采用一次告知,二次警告,三次暂扣的管理模式,及时治理城区小喇叭噪音扰民的现象。

一次性取缔南柴马路市场。很多群众反映在南柴路百米多长的街道已经成为市场的一部分,马路一半以上已被卖蔬菜水果的摊点所占,上下班、孩子放学的时候车特别拥挤,容易引发交通事故,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县综合执法局不回避、不掩饰,认真查摆问题抓整改,通过大量的宣传动员、延时突击整治,对南柴马路长期占道的124户各类摊点一次性进行了取缔,并积极引导蔬菜摊点就近进入南下关社区市场,目前,道路畅通,面貌焕然一新。
加强零散摊点集中整治。为进一步缓解解放路在改造之后的交通压力,县综合执法局从9月1日起,集中力量对解放北路成纪宾馆至景园宾馆段进行了全面整治。针对零散摊点数量多、占道严重的特点,通过多方协调,在北坛拆迁区域内硬化了场地,设立了临时交易市场;对建成的临时市场合理进行了规划布局,分类别设置了摊位,规范了车辆的停放位置;经过大量宣传动员后,通过抽签定摊位方式,于9月9日一次性取缔了所有摊点,搬进了临时市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