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以来,秦安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政策机遇,加快转型跨越,强化特色优势产业,突出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旅游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依法行政,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构建富裕、民主、文明、和谐、幸福新秦安。从即日起,县委外宣办、县新闻中心在中国·秦安网开设【回眸2013】专栏,宣传报道本年度秦安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的可喜成绩。
【回眸2013·农业篇】
秦安农业奏响丰收歌

隆冬时节,放眼秦安大地,收获后的田野里,一块块平整的梯田蕴藏着来年的希望,一道道银白色的地膜顶霜傲雪,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大棚内,水灵灵的蔬菜惹人眼馋,规模化的养殖厂里,肉滚滚的生猪和蛋鸡长势良好;农产品加工车间内,机声隆隆,一台台机器满负荷运转……到处是一片安定祥和的喜人景象。回眸2013年,秦安广大农民在迎来又一个丰收年的同时,也为全县2013农业各项目标的超额完成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今年以来,秦安县以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县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及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园区引领、示范带动、科技推动、集约经营、品牌增效的原则,深入实施“15311”现代农业推进计划,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13年,全县粮食作物总面积84.71万亩,粮食总产20.81万吨,其中夏粮总产4.9万吨,较去年减产0.43万吨,减少8%;秋粮产量15.91万吨,较上年增加0.54万吨,增长3.51%。全县油料总产0.77万吨,较上年减产0.07万吨,减少8.3%。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据县农业局农户收入情况动态监测,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今年预计达4573元,较去年增长17%,完成全年计划4573元的100%。完成蔬菜播种面积10.03万亩,占全年任务10万亩的100.3%,全年蔬菜产量达到23.24万吨,较上年增加0.68万吨,增长1.47%,蔬菜总产值达到22942万元。

旱作农业技术大力推广。秦安县把全膜覆盖推广应用作为提升旱作农业生产水平、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增长的关键措施,按照科技引领、示范带动、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要求,早规划,早部署,早行动,确保了全膜覆膜任务全面完成。2013年共完成全膜覆盖17.1万亩,超额完成15万亩的任务。完成秋覆膜5.04万亩,占任务的100.8%。
科技增粮措施广泛应用。全膜覆土穴播小麦2万亩。引进农作物良种35个,落实冬小麦良(原)种繁殖2.4万亩;实施农作物良种补贴54万亩,核实良种补贴资金570.302万元;推广脱毒马铃薯21万亩,实现脱毒种薯全覆盖;全年累计防治各类病虫草鼠害211.8万亩次,挽回粮食损失29370吨。

能源沼气项目顺利完成。农村能源沼气国债项目建设任务500户,项目涉及11乡镇24村,至目前,开挖、浇注、“三改”已基本完成;巩固退耕换林成果农村能源太阳能热水器项目1150台,已全部完成了安装任务;开展了沼气安全生产宣传培训活动,对全县2万多农村沼气项目农户进行了逐一的培训,达到了年内无一起安全事故的良好效果。

积极促进产业化经营。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1家,规范扶持了苏子种植、枣滩果品、王尹草编等5家合作社,全县总量达183家。同时,会同工商局审核注册勤娃、士宏、锦绣等6家家庭农场。建立刘坪、王铺、郭加等4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和土地纠纷调解委员会,成立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点84个。全县现有土地流转服务中心1个,土地流转服务站17个,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点131个,形成县有服务中心,乡镇有服务站,村有服务点的土地流转市场服务体系。
农机化水平不断提升。建立了莲花郭河、五营蔡河、中山簸箕、云山葛赵4个农机田间作业示范点,开展各类农机田间作业1.4万亩,投入各类农机具1800台(部)。全县共完成机耕30万亩,完成任务的109.1%。
狠抓科学发展示范点。全面完成了农业农村工作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任务。其中:市级莲花镇万亩玉米高产示范点完成1.06万亩;市级陇城镇航天蔬菜千亩示范点推广航天蔬菜1200亩。县级千户四坪流域科学示范点完成全膜覆盖1.03万亩,五营乡蔡河村设施蔬菜示范点建成钢架大棚75座,柴家山设施蔬菜基地建成日光温室25座,五营乡卧牛坪流域土地流转示范点流转蔡河村土地419.78亩,在王甫乡完成马铃薯示范点建设5000亩,在中山-王窑中药材示范点核心示范区建立高标准冬花示范点300亩,建立高标准黄芪示范点200亩,带动辐射2乡5村完成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示范10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