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不断改善城乡环境面貌,推进三城联创,加快建设美丽秦安,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秦安县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广泛动员,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宾馆饭店和餐饮企业集中整治活动。从即日起,县委外宣办、县新闻中心在中国·秦安网开设《集中整治》专栏,宣传报道全县上下开展集中整治活动的动态和成效。
【集中整治】
秦安县交警大队整治城区乱停乱放行为

为进一步加强城区道路交通管理,维护城区道路交通秩序,创造良好的道路通行能力,秦安县交警大队于11月13日起对城区道路车辆乱停乱放行为开展集中整治,以治理机动车乱停乱发为重点和切入点,加强道路交通秩序管理,规范机动车停车秩序和行车秩序,努力为广大市民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深入调研,明确重点。机动车乱停乱放、违法停车问题,已成为城区最突出的交通违法行为之一,不能如果得到有效解决,城区交通的平安、畅通就无从谈起。为切实做好城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大队全体民警思想统一,认识到位,深入开展调研工作,抓住工作重点,加大整治力度,深层次挖掘乱停乱放存在的原因、高效率的解决机动车乱停乱放的现象,确保城区交通秩序安全、有序、畅通。
宣传先行,提高认识。为整治机动车乱停乱放交通违法行为,大队把宣传工作做在前面,印制宣传材料,更新宣传内容,在辖区内掀起了整治乱停乱放的宣传高潮。同时,各中队民警充分利用每一个执勤岗位,及时告知驾驶员该路段是否禁停,指示停车场的位置以及不进入合法停车点的违法后果。针对各类违法、不文明停车行为,向公众公布查处乱停乱放举报电话,通过社会舆论压力,遏制乱停乱放。

应用科技,效果良好。为有效地整治城区乱停乱放的交通违法行为,广大民警全面明确违规停车的认定、处罚的依据、照片的拍摄、图片的导入、系统的时限等问题,制定了系统的工作规范,明确了整治的重点路段,民警分干包片,责任到人,并加大督导力度,确保了整治取得实效。在整治中,民警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加大了非现场执法的力度,对违法车辆的信息锁定,有效地震慑了该类交通违法行为。
规范执法,树立形象。在加大执法力度的同时,进一步规范执法程序,大队针对违法停车非现场处罚工作,专门制定了工作规范,确定了“一喊、二等、三定、四拍”的执法步骤。要求民警规范执法行为,使用文明语言,固定执法证据,消除投诉隐患,确保即消除违法,又取得群众理解。对于违法停放,且严重影响交通秩序的车辆,经多次喊话仍不驶离的,执勤民警联系清障车辆进行拖离,确保辖区道路畅通。大队还充分利用违法处理室,对每一位前来接受处罚的驾驶员坚持先教育、后处罚,努力做到驾驶员不接受不处罚,驾驶员不改正不处罚,真正做到处罚一起,教育一片,使乱停乱放交通违法行为在城区得到有效根治。
截至目前,共处理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20起,警告放行58起,填写非现场处理告知书43起,其中对19起乱停乱放违法行为进行了处罚。通过集中整治行动,有效遏制了城区乱停乱放、违章停车现象,道路交通环境、行人行车秩序得到了很大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