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大力推动全县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发展,宣传报道秦安县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措施、成功经验、重大成效和先进典型,推动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思想的大解放和观念的大更新,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县委外宣办、县新闻中心在中国·秦安网开设【非公跨越】专栏,推出【发展非公经济促进转型跨越】系列报道。
【发展非公经济 促进转型跨越】系列报道之四
秦安县市场建设成效显著

近年来,秦安县委、县政府把建设市场、培育市场和发展市场作为搞活商贸流通、繁荣县域经济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形成了以兴国小商品市场为龙头、城区各大专业市场为主体、乡镇市场为补充的市场格局。截至2012年底,全县各级各类市场达到47个,其中批发市场17个,社区市场6个,超市4个,集贸市场15个,综合市场3个,交易点2个。市场占地总面积600.96亩,总建筑面积10.87万平方米,市场建设总投资16863.1万元,全县市场年交易额约6.98亿元。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秦安人靠“货郎担”精神建成了兴国小商品市场,在该市场的带动下,经过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兴茂综合、轻纺商城、西川木材、生资超市、家俱装饰材料、秦安县蔬菜批发市场等专业批发市场相继建成运营;成纪商厦、景园品牌服装城等几家购物超市建设初具规模;成纪娱乐城、陇城综合、郭集农贸、云山小百货等城乡特色市场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城区社区市场也有了新的进展。各种市场的逐步建设完善,进一步促进了全县非公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市场建设在数量上有进展,规模上有发展,档次上有提高,标志着秦安市场建设已开始由综合市场向专业市场、批发市场、社区市场、自选购物超市转变。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场格局,全县市场建设工作继续坚持“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用活政策,放水养鱼,优化发展软环境,正确引导社会各方面参与市场建设,使社会力量参与市场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市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市场运营日趋专业化,如兴国小商品市场、轻纺城、鞋帽城、生资超市、蔬菜批发市场等,市场建设规模较大、档次较高,主要经营小百货、五金、建材、生资、轻纺织品、蔬菜等,市场特色鲜明。带动了二、三产业的发展,由于市场的带动,近年兴国镇旅店、商店及其它服务行业如餐饮业、运输业发展迅速,依托市场直接或间接的解决了5.7万多人的就业问题。全县的绒线、毛毯、塑料制品、文化用品、胶鞋、成衣、针织、果品等产品,不同程度地依托各个市场销往新疆、青海、西藏、宁夏等省区,较好地发挥了市场带流通,流通促发展的作用。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少个体工商户在积累了资金,掌握了信息、技术后,将投资视线转入到农业领域,依托林果业、养殖业、种植业办起了一批农副产品加工、储藏、运销、规模养殖及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区,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市场的发展,使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对农业生产的投资不断扩大,加快了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促使农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