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州6月18日讯,省政协副主席马国瑜在兰州出席省直单位帮扶秦安座谈会。会议传达学习近日省委书记王三运对“双联”工作有关指示精神,总结秦安县前一阶段“双联”行动开展情况,研究部署今后深入开展 “双联”行动的具体措施。

马国瑜在讲话中指出,省委提出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是一项全省范围内脱贫致富的重林决策和部署,前不久的省党代会上又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确定为十大重点行动之一。“双联”行动是机关作风转变的形象提升工程、教育培养干部的能力锻造工程和造福人民群众的德政民心工程,这项行动意义重大而深远。自全省“双联“行动启动实施以来,秦安县早部署、早安排、早实施,省市县乡四级单位和干部同心同德,齐心协力,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同时强调,秦安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全省十八个干旱县之一,也上农业大县,林果大县。“双联”行动给秦安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各联系单位和干部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吃透县情乡情和村情,特别是省直10个单位,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资源优势,既联县联乡又联村,在帮扶行动上,一是在项目安排上多倾斜,力所能及解决一些惠民生的农村道路建设、人畜饮水、产业扶助、公共基础设施等公益性强的项目,为发展夯实硬件基础。二是在林果业提质增效、文化旅游拉动经济、商贸流通富民强县等方面给予信息支持、资金支持和相关政策支持。三是在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四是县上加强衔接和配合,争取将省市联系的村办成精品工程和样板工程,引领全县“双联”行动深入开展,结出硕果,使秦安广大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会议由省直部门联系秦安的牵头单位省林业厅绿化办副主任郭平主持。省委“双联”办、天水市委“双联”办负责人、10家省直单位联系秦安的相关负责人、秦安县委书记王东红、副书记裴贵军、县“双联”办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县委副书记、县“双联”行动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裴贵军汇报了全县“双联”行动以来开展的工作和今后的工作方向。省政协、省工信委、财政厅、人社厅、林业厅、国税局、文物局、工商局、天水师范学院、兰州城市学院10 家省直单位汇报了各自开展的工作和今后的工作打算,县委书记、县“双联”行动领导小组组长王东红作了表态发言。

在座谈会发言中获悉,省直10个联系单位都按照省委部署和本单位的“双联”部署,紧密结合联系村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积极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完善细化帮扶措施,远谋近施,突出实效,切实帮助秦安县贫困村、特困户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真正让这项行动取信于民造福于民。一致认为,要深入调查研究,立足长远,把帮扶的着眼点放在联村上,以联联村促联户,以联村带联户,把帮扶的方向确定在增强农户的发展信心和“造血”功能上,把帮扶的重点放在扶持特色产业开发上,把帮扶的关键放在增收致富思路指导上,完善已确定的帮扶思路,尽快制定与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相一致、与省市县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又符合联系村实际的小康建设规划、五年工作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要积极沉下去,结对子、引路子、开方子,长期和短期相结合,物质帮扶和精神帮扶相结合,“输血”和“造血”相结合,要注重解决现实困难,把切入点放在解决贫困村的饮水、行路等实际困难上,放在协调解决就医、就业、上学等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上,确保贫困群众能受益、广受益、早受益。要注重产业培育开发,坚持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和技术帮扶共同推进,壮大产业规模,拉伸产业链条,拓宽富民渠道。要坚持把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放在帮扶工作的优先位置。要注重发展民生事业,以项目建设带动秦安县各项民生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县委书记王东红发言)
从秦安“双联”工作汇报中获悉,“双联”工作开展以来,突出大事大抓,强化组织领导;突出干部培训,提高服务能力;突出政策宣传,营造舆论氛围;突出调研摸底,理清发展思路;突出载体创新,丰富行动内容;突出制度保障,建立长效机制;更重要的是突出真联实帮,注重工作实效。截至目前,省、市、县、乡四级单位帮助联系村启动村组道路硬化工程8条35公里、道路拓宽铺沙工程6条18公里,正建村级阵地2处450平方米,举办农民技能培训312期46700人(次),提供致富信息资料1530条,组织劳务输转26850人(次),帮扶捐助资金40多万元,捐助物资折价86万多元,帮办实事3560件。其中省国税局为联系的4个村群众送去了化肥68吨;省财政厅在王尹乡胡坪村启动了6公里通村道路加宽改造工程;兰州城市学院为郭嘉镇槐庙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捐助资金30万元;天水监狱为中山乡缑湾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捐赠帮建资金10万元;温利平副市长帮扶云山乡高党村修建排水渠1.3公里,为群众送去科学储粮仓300个;市扶贫办帮助兴国镇李河村启动修建3公里的产业路,“双联”行动惠民生得民心。

(县委副书记裴贵军汇报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