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2010年4月以来,根据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要求,秦安县深入开展了以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为全面展示创先争优活动的丰硕成果,秦安县委宣传部、创优办、外宣办就活动中的成功经验、先进典型和显著成效进行回顾综述,集中宣传,推出“创先争优在秦安”系列报道,旨在引导和激发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在争科学发展之先、创社会和谐之优的伟大实践中再做新贡献、再创新业绩,以优异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五大工程”提升党建水平
——秦安县创先争优活动综述之一

以“筑坚强堡垒、树先锋形象、促科学发展”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秦安县委按照“突出特色抓重点,整合资源攻难点,强化措施推亮点”的工作思路,积极实施“五大工程”,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全面提升了党建工作水平。

实施固本强基工程,推进村级活动场所建设。该县把实施固本强基工程作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抓手,扎实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建立落实了县级领导包乡、乡镇主要领导包村、县委委员和候补委员联系、县直部门帮建责任制;采取项目挤一点、财政补一点、党费拨一点、社会捐一点、部门帮一点、乡村筹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去年建成标准化村级活动场所107个。同时,按照“综合配套、管用并举、增强功能、提升水平”的原则和“六室八有”的要求,整合远程教育资源站点88个,设立便民服务代办点428个,建立农家书屋和文化娱乐场所72个、卫生室138个, 统一设计了村级组织门牌、村务公开栏、宣传栏、黑板等“硬件”设施。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该县大力争取项目,整合到位资金,统筹各类资源,今年拟新建、改扩建村级活动场所53个。目前26个已经启动,安伏杨寺、王尹何湾、兴丰硬洼等村阵地建设,面积在300平米以上,并配套相应的文化广场、便民超市、农资超市和果品市场,使村级活动场所真正成为党员干部学习、工作的“温馨家园”,联系服务群众、聚集人气的“桥梁纽带”,培养新型农民、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平台”。

实施提质增能工程,增强党员致富带富能力。该县以全面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为目标,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全面开展新一轮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先后举办中青年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组织干事、80后优秀年轻干部、村支书和公选村支书、科级干部党性教育和廉政教育、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等各类培训班89期,培训党员干部2.1万多人次。按照“兴产业、育人才、带民富”的工作思路,该县通过聘请专家学者“现场教学”、致富能人党员“结对帮学”、 利用远教站点“远程助学”、组织农村党员“赴外参学”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农村致富带富能人党员开展培训。80%以上的党员成为农技专家,680多名农村致富能手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为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同时,该县引导党员群众创办经济实体,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带富一方百姓。兴丰乡云涛养殖场场长、党员李建平“免费”为本村25户贫困家庭发放仔猪50头“赊养”,生猪出栏后再付仔猪款,帮助25户贫困家庭年均增收1300多元;党员刘保生等12名农民自发创办的秦安第一家农兴果业专业合作社,承担了农业部“948”项目“SOD”苹果的栽植生产,亩产量达1200斤,纯收入2.6万元。党员致富能手不仅带领群众发家致富,而且示范带动特色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引领农村经济蓬勃发展。

实施创新扩面工程,实现基层党组织全覆盖。该县按照“围绕产业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增收”的思路,采取“支部+协会”、“村支部+协会党小组”等方式,在各类农民专业协会上共建立党小组72个,在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建立党组织8个,在产业相近的中心村建立党总支32个。坚持“成熟一个组建一个,组建一个巩固一个”的原则,以五大工业园区为重点,采取单独建、联合建、靠挂建等多种形式,加强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指导,有3名以上党员的非公企业100%有党组织,先后组建非公企业党组织33个。理顺教育部门党组织抓中小学党建的责任体系和运行机制,全县中小学党组织覆盖面逐步扩大,全县乡镇卫生院党组织实现全覆盖。探索创新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健全完善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领导体制,预计2012年底全县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率提高到50%以上。同时在农村大力实施“致富先锋”、“带富先锋”争创活动。在教育、卫生系统部署开展争创人民满意的学校(卫生院)活动,学校、卫生院和“两新”组织开展党组织“扩面提升”行动。机关党组织开展“四比四创”活动。社区党组织和非公企业党组织深化“四民社区”和“活力和谐企业”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党群共建创先争优,工会组织采取结对帮扶、资金帮扶、爱心帮扶、定期走访慰问等多样形式,帮助解决困难职工实际问题。妇联组织通过“四抓四动”措施,培树“双学双比”致富女能手60人,培养巾帼创业带头人50人。

实施规范提升工程,完善党建制度机制。秦安县根据各领域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重点,学习借鉴和总结推广已有的经验做法,探索完善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工作规程,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紧密结合乡镇和村“两委”班子换届,推行“两推一选”、“公推直选”、“差额选任”、“公开选拔”等选人用人方式,选优配强乡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并落实村级阵地建设补助、远程教育维护、村干部养老保险、村干部重奖、党员科技项目贴息贷款、乡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奖励、困难党员救助等七个基层党建专项资金,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保障。各乡镇围绕扩大“文建民工作法”,着力规范乡镇党委运行机制,制定乡镇党委工作规程;428个行政村围绕落实“四议三双”活动,规范村级党组织运行机制;兴国镇围绕推广社区“民情流水线”做法,提高社区党组织服务能力,制定社区党组织工作规程。在全县稳步实施规范党组织设置、规范村级活动场所、规范村干部选拔管理、规范村级事务决策、规范党务村务公开、规范党员发展,实现基层党建整体提升为主要内容的“六规范一提升”活动。王尹乡“党建规范提升月”,全面落实“十项规范”;教育系统开展“三展三争一创”主题活动,促进学校党组织活动规范提升;428个村“双联”特困户通过“四议”活动最终确定;各党组织公开承诺事项3100多件,党员4.5万件;村“两委”变成“三委”,规范了党务政务村务,保障村民“四权”落实。

实施示范带动工程,激发基层组织工作活力。该县按照制度落实好、班子运行好、阵地标准化、组织生活正常化、党建工作规范化、示范引领强“两好三化一强”的标准和要求,着力培育各领域各行业党建示范点。同时,该县把树典型、搞示范作为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手段,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选择了34个村级班子强、群众基础好、产业特色鲜明、发展前景好的村作为党建示范点创建对象,强化措施,培树典型,组织莲花湫果等后进村党员群众到莲花冯沟、西川神明川等省市党建示范点进行参观学习,通过示范引导、辐射带动,整体提升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水平。通过采取靠实责任“抓”、依托项目“扶”、围绕产业“培”、整体推进“带”等措施,在全县新建农村党建示范点23个,小区党建示范点1个,非公党建示范点2个,兴国毛纺织有限公司被命名为全省100个非公企业党建示范点。县委先后对全县各行各业涌现出的5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50名优秀共产党员和5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及张进林、蔡晓明等23名道德模范进行了隆重表彰。大力宣传推介了抗洪救灾先进个人王建飞、见义勇为道德模范蔡晓明、爱岗敬业优秀教师王治祥等先进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在全社会营造了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同时该县对去年以来在发展农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带领群众致富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40名村干部在县委工作会议上进行了表彰奖励,为1405名村干部办理了养老保险,为89名离任村干部集中发放了生活补贴,进一步调动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11年全县农村贫困面由2006年的18.8%下降到13.2%。农民人均纯收入3290元,同比增长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