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清水县积极响应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开展“效能风暴”行动的要求,在全县党政机关及驻县各单位开展以“十治”为抓手的“加强作风效能、优化发展环境”集中整治活动。
清水县把“效能风暴”行动作为改进干部作风、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的主要举措狠抓落实,结合“双联”活动,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决纠正治理十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治“庸”。事业心、责任感不强,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精神萎靡不振,缺乏责任意识,工作推诿扯皮,见困难就退、见问题就推、见矛盾就躲的党员干部。二是治“懒”。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态度差,办事有意刁难,巧立名目吃、拿、卡、要、占;对服务对象漫不经心、态度蛮横;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工作,互相推诿扯皮,该依法公开的信息不及时公开。三是治“散”。组织纪律性不强,管理松懈,自由散漫,纪律松弛,工作时间随意脱岗,乡镇干部蹲不住,经常“走读”现象;干部“小病大养”长期请假或长期不上班,酗酒闹事、聚众赌博等。四是治“私”。铺张浪费,以权谋私,不比贡献比享乐,违反规定配备和使用公务用车,不按规定压缩“三公”经费,超额报销;利用职权和工作之便为亲友及他人谋取私利,或兼搞第二职业。五是治“乱”。政务财务不公开,制度不落实,;审批程序不规范,单位财务管理不严格,财务不公开、挤占挪用专项资金。六是治“贪”。大局观念不强,热衷于谋求小团体利益,;私设小金库,挤占、挪用、截留专项资金,弄虚作假变相侵吞惠农资金,与民争利。七是治“假”。弄虚作假、工作落实不力,报喜不报忧、做表面文章,虚报、瞒报数据,搞政绩工程;不深入基层,不贴近群众,不解决实际问题。八是治“腐”。信仰缺失,生活作风不严谨,贪图安逸,追求享乐,社会道德缺失,追求奢侈生活方式;违法违纪违规,群众影响恶劣。九是治“梗”。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对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消极应付,遇事推诿、办事拖拉、效率低下、中梗阻塞、政令不畅。十是治“浮”。群众诉求不能及时有效解决,对群众在“市委书记市长留言板”、“政风行风在线”、“行风热线”反映的突出问题,不重视、不解决,或答复时避重就轻、弄虚作假。对涉及到本行业、本部门的社会问题不能及时排查化解,甚至形成一些长期上访、越级上访和群体性上访等。
县纪委针对“效能风暴”行动中的“庸、懒、散、私、乱、贪、假、腐、梗、浮”十个方面的问题,专门制定了《清水县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问责办法(试行)》,特别是对活动期间群众反映和督查发现的违纪违法问题,一律快查快办;对于问题突出的,一律按照《清水县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问责办法(试行)》问责;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律通报批评或媒体曝光;对发现问题该查不查、该处理不处理、该整改不整改的,一律追究该单位主要领导的责任。县委要求,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排查在作风建设、效能建设和优化发展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研究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并认真抓好落实。(甘肃省清水县纪委 安伟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