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专访秦安县委书记王东红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位置,强调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还强调,要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对此记者就秦安县如何贯彻落实一号文件专访了秦安县委书记王东红。
记 者:新世纪第九个“中央1号文件”继续聚焦农业农村,您对此有何感想和总体考虑?
王东红:我们深受鼓舞,这充分体现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我县是农业大县林果大县,下大力气创新方式方法和措施,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将全力以赴抓好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
今年,我县将继续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 把握稳中求好、好中求快的总基调,总体考虑突出“巩固、加强、优化、提升”,再夺农业好收成。
巩固,就是要巩固增产增收的好形势好成果,进一步坚持和完善行之有效的发展措施、工作机制,确保农业农村经济在新的起点上稳步前进。加强,就是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加强体系机构建设,切实提高基层科技服务能力,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农业示范点建设年”活动,更大地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优化,就是要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布局,宜粮则粮、宜果则果、宜牧则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支持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提升,就是要坚持不懈提升科技应用水平和科技队伍建设水平,推广经验,总结典型,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
记 者:今年秦安加快农业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与主要目标是什么?
王东红: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强基础、调结构、兴产业、扶龙头、抓改革、促统筹”的思路,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基固本、为民富民。
今年下大力气着力实施推进“十大农业工程”,一是粮食安全保障工程示范点,在清水河川道区、九龙山区域玉米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点,在王尹云山兴丰等3 区域建成玉米全膜双垄沟播万亩示范片和千亩示范点,在王铺乡崔岔、中山乡山后马铃薯一级脱毒种薯扩繁基地示范点等6个市级示范点。二是生态秦安建设工程示范点,在兴国镇东山流域建成千亩造林绿化工程1个市级示范点。三是民生水利工程示范点,建成葫芦河干流大山沟至庙咀段治理工程、王尹乡蜜桃基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秦安县南部项目区等8个市级示范点。四是菜篮子工程示范点,在兴国镇蔡店村建成150亩设施蔬菜基地、建成“农超对接”城市菜篮子工程2个市级示范点和柴家山50亩日光温室蔬菜生产1个县级示范点。五是畜牧养殖工程示范点,建设裕丰养殖有限公司万头仔猪繁育基地、莲花北晨獭兔养殖场2个市级畜牧养殖示范点,扩建郭嘉上庄养殖专业合作社养猪等11个县级规模养殖示范点。六是林果产业提质增效工程示范点,在西川李堡大洼山流域建成蜜桃示范点、叶堡乡牌楼村建成苹果园示范点、王尹乡包全“果畜沼”花牛苹果示范点等9个果品市级示范点,在郭嘉背后沟流域建成苹果示范园等5个县级示范点,七是新农村建设推进工程示范点,在陇城镇常营等5村片带建设新农村、安伏乡杨寺村等3村建成新农村市级示范点,王尹乡王新村等2村建成县级新农村示范村。八是城乡一体化试点工程示范点,建成莲花镇上河村、兴国镇邢泉村2个城乡一体化试点建设市级示范点。九是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示范点,在云山兴丰褚湾梁流域建成2个整村推进市级示范点,建成王尹乡整乡推进、兴丰乡朱李村整村推进2个县级示范点。十是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工程示范点,建成安伏果品交易市场、秦安县新合作物流配送中心2个市级示范点。
目前,全县上下趁着中央一号文件的春风,团结鼓劲,克服困难,有序实施推进“十大农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