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中央办公厅派出第二批挂职干部奔赴甘肃天水,樊成勇、金晓冬就是其中的两位。初到秦安,他们怀着对基层群众的深厚感情,通过集中学习、集体调研、走访基层等形式,迅速实现了工作角色从办公室到村头、炕头的转变,饱含激情地投入了工作。
挂职期间,樊成勇、金晓冬与基层干部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地深入一线调研,俯身秦安广大农村和社区家庭,和群众打成一片,深入了解民情,广泛听取民意,力所能及解决突出问题,热情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他们在基层工作实践中学习先进经验,锤炼务实作风,增长发展才干,挂职工作取得了扎实成效,并和当地干部群众结下了鱼水情谊。
挂任秦安县委常委的中办干部樊成勇工作纪实

樊成勇参加秦安县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暨市县党代会精神郭嘉镇宣讲报告会
“来到基层就是要接受基层艰苦的生活条件和繁重工作的双重磨练,一年来,我亲身参与了基层的工作,真实地贴近了基层的群众,使自己在贯彻中央政策部署、为基层和人民群众服务时多了一份责任,多了一些自觉。”这是挂任秦安县委常委的中办机要局普通密码管理处副调研员樊成勇的切身体会。
樊成勇同志重视矛盾纠纷排查,积极参与群众来访接待、重要案件督办、积案难案化解,在他的参与协调下多起积案难案得到化解,本着“对合理诉求解决到位,对不合理诉求解释到位”的原则,通过“零距离”接访,使一些疑难复杂信访事项得到了彻底解决。面对面接待了魏店乡梨树村张某夫妇反映儿子在校期间被同学殴打致伤的信访事项,通过他的协调处理,得到了妥善解决,一年来,共接待群众来访10余次;去年12月他同信访局同志一道深入到郭嘉、五营、王窑等乡镇了解基层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和信访诉求,对各乡镇的信访工作进行了指导,并就重点信访案件进行了督查督办。
他协助分管农业农村工作和民政工作时经常下乡入户,带头吃住在乡村,与农民群众交朋友、结对子,了解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看望低保户、五保户100户,为困难家庭、贫困学生和希望小学捐款2000元,协调县民政局为患眼病的10岁小女孩解决大病医疗救助和家庭困难补助,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积极参加义务植树和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看望困难老党员等等,他一心为民的行为,受到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
翻开樊成勇最后一个月的挂职总结,他写道:一个人只有通过干事,才能增长才干,增长智慧;一个干部只有多干事、干成事,才能为群众所认可,为工作所需要。
挂任秦安县民政局副局长、信访局副局长和扶贫办副主任的中办干部金晓冬工作纪实

金晓冬在秦安县新农村建设现场调研
金晓冬同志刚刚抵达秦安,就开始了挂职工作的“第一课”:熟悉县情。一个上午走访了挂职地3个自然村,检查集中式果窖30多座。
随着工作的深入,金晓冬深深地体会到,民政、扶贫、信访工作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是开展群众工作的最佳平台,是了解社情民意的最佳窗口,是提高政策理论水平的最佳途径,是密切联系基层干部群众的最佳桥梁,是青年干部锻炼成长的最佳岗位。
在城乡低保规范宣传年活动和城乡低保清理清查工作中,金晓冬从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学习培训、认真调查摸底、强化公开公示、严格审核审批等方面入手,深入兴国、西川、郭嘉、王尹等乡镇进行了扎实细致的督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从而健全和完善了低保工作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为了扎实做好民政等领域专项课题调研,金晓冬多次实地走访、查阅资料和座谈交流。2011年5月初,他与课题组一道赴省民政厅进行学习交流,并确定由省市两级民政部门和挂职干部小组共同开展课题调研。为此,还先后到兰州、临夏等市州进行考察。
在负责信访工作时,金晓冬敞开办公室的门随时接待群众。杨何村村民杨根祥的孙子不到一岁就脑积水,手术后又出现反复,家庭生活非常困难。金晓冬帮他申请了3500元的临时性救助款,并帮助其求医问药、联系农产品销路。
在挂任扶贫办副主任的四个月时间里,金晓冬积极投身到扶贫工作中,与当地干部、群众打成一片,动真情,扶真贫。通过参与劳务输转扶贫项目、“两后生”培训等工作,金晓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贫困地区既需要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也需要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好公仆。
一年来,挂职干部樊成勇、金晓冬坚持以秦安为家,扑下身子,深入一线,进乡村、访农户、入企业、走社区,与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真心帮助干部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努力和干部群众打成一片,迅速完成了从“京官”到地方干部、从陌生人到知心人、从门外汉向内行人的转变。
樊成勇、金晓冬同志从基层挂职实践中获得了善意滋养,并在工作中给予基层干部群众热情的回报。在感受到秦安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的同时,他们也通过调研特别是对当地一些利益纠纷、矛盾纠纷的调处,对当前城乡大发展、大变革带来的深刻利益格局调整有了更加深切的认识。他们在积极参与艰苦复杂的基层工作的同时,把挂职当作对自身党性和作风的考验,迎难而上,勇挑重担,有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有针对性地破解各种难题。他们严于律己,生活简朴,虚心向群众和实践学习,真正和基层干部群众建立了友谊,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