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资源匮乏型贫困县科学发展新路子
中共秦安县委书记 陈天雄

秦安县自然条件严酷,山多川少,人多地少,干旱多灾,资源匮乏,发展相对滞后,群众增收缓慢,属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我县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积极探索资源匮乏型贫困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新路子,努力实现发展模式的新转型和发展阶段的新跨越。
大学习大讨论形成科学发展共识
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县各级党组织创新载体,丰富内容,积极开展了以领导班子召开一次县域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作一次科学发展辅导报告、分系统开展一次科学发展理论对谈、组织举办一次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开展一次科学发展观理论测试、领导干部在联系单位作一次科学发展宣讲报告为主要内容的“六个一”学习培训活动。全县共召开理论研讨会87场(次),开展专家辅导28次,县级领导作辅导报告36场。先后邀请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研究员姜全,省科技厅原厅长、教授魏庆同,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和人口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包晓霞等专家教授,分别就林果产业化发展、科技创新与推广、建立人口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等专题进行了辅导讲座,受训党员干部1.2万人(次)。同时通过网络论坛、电视访谈、演讲辩论等形式,围绕“秦安发展是否科学、不科学的问题是什么、怎样发展更科学”,广泛开展了“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秦安”思想大讨论活动。通过学习讨论,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贫困地区更要科学发展,能够科学发展,急需科学发展,在全县上下形成了抢抓机遇、知难而进、真抓实干、科学发展的共识,营造了改革创新、开拓奋进、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多渠道多方式集纳科学发展良策
为了广集群言,广聚民智,广纳良策,共谋科学发展大计,我县采取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函、设置征求意见箱、开通热线电话等多种方式,征求到社会各界干部群众就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意见建议13个方面1400多条。县委专门邀请退休老干部代表、省市县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进行座谈,吸纳各类建设性的意见建议136条。同时,广泛开展了我为科学发展建言献策“金点子”征集活动,面向县内外广纳诤言良策。全县共征集到各类“金点子”122条。这些“金点子”涉及农业产业化发展、文化旅游业开发、现代商贸业振兴、工业园区建设、民生工程建设、机关效能建设等各个方面。比如“建基地、树品牌、强龙头、促营销、增效益,做精做优果椒产业”、“按照市场需求,培育推广果品早、中、晚品种,提高优果率”等意见建议,对县委、县政府培育提升、发展壮大林果支柱产业提供了决策参考。
广调研广问计完善科学发展思路
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坚持“一线工作法”, 结合各自职责分工,深入开展了走进农村、企业、社区、学校和生产一线,问计专家学者、老领导老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基层党员干部和生产一线职工群众的“五走进、五问计”调研活动。县四大组织领导率先垂范,在深入走访调研的基础上,亲自撰写了《秦安农民增收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积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力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调研报告28篇,其他党员领导干部完成调研报告文学325篇。同时,县四大组织领导班子在深入开展谈心活动、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基础上,形成了高质量的分析检查报告。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检查,摸清了发展滞后的真脉,掌握了科学发展的真法,理清了科学发展的思路。
县委、县政府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上下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农业为基础,以商贸为依托,以加工业为支撑,紧紧围绕“以商兴市、以市建城、以城带乡、商贸联动、协调发展”方针,充分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商贸流通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全面实施产业推动、商贸带动、旅游拉动、劳务促动“四轮驱动”战略,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上求突破、在项目建设和工业园区建设上求突破、在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上求突破、在社会事业发展和改善民生上求突破,全面构建富裕、民主、文明、和谐新秦安,走出一条资源匮乏型贫困县跨越式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集民智聚民力破解科学发展难题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们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即知即改,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全面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任务。针对特色产业生产规模小、品牌档次低、市场竞争能力弱等问题,积极实施农业产业化建设“四个三”工程,进一步做大做强林果、畜牧产业。今年以来,县上狠抓果椒基地、养殖小区、产品品牌和龙头企业建设,新建林果基地8.34万亩,新发展养鸡40万只,完成了“中国苹果之乡”的申报命名工作,“秦安花椒”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引进建设投资2.5亿元的秦安中果果汁饮料生产线、投资1.6亿元的甘肃泰达印务年产1亿个优质包装箱生产线等龙头企业项目。面对金融危机对劳务输转就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制定出台了促进全民创业的一系列措施和办法,积极实施东稳西进战略,大力拓宽务工渠道。县上组织党政考察团赴新疆乌鲁木齐、石河子等地对劳务基地用工情况进行了考察,签订意向性用工协议18项。上半年,全县共输转劳动力8.88万人,创劳务收入3.4亿元。针对全县经济总量小、投资拉动能力不强的问题,县上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全力争取落实国家投资项目。目前已争取和落实各类项目42项,总投资2.06亿元,其中国家投资1.77亿元。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5项,总投资16.3亿元。今年前半年,全县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态,生产总值实现10.24亿元,同比增长12.7%;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5569万元,同比增长5.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1亿元,同比增长20.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59亿元,同比增长24.6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17元,同比增长19.9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945元,同比增长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