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基地 创品牌 建果库 兴加工 促营销
秦安县林果产业发展再创佳绩

(配图:天水在线)
【本报讯】(特邀通讯员 冯喜成)去年以来,秦安县坚持做好绿色无公害化生产、龙头企业带动、实施品牌战略三大文章,在调整林果种植结构、发展规模生产上打基础,在提高果品档次、争创优质品牌上下功夫,在果品贮藏加工、延长产业链上求实效,林果产业步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去年,全县新发展果椒基地6.01万亩。至目前,全县林果基地总面积达59.79万亩,较上年增长39.4%;果椒总收入3.53亿元,较上年增长40.2%;农民人均果椒收入618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5%。
抓培训引良种。加大了新技术培训力度,共举办各类林果实用技术培训班260期、培训2.3万人(次)。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去年完成水果套袋3.61亿个,高接换优1.2万亩,疏花疏果20万亩。积极引进推广林果新优品种,在柴家山建立优质桃新品种园80亩,引进培育新优品种70个。
创品牌争市场。积极向省上和国家申报了秦安蜜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被公布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甘肃省级地方标志,并上报国家已正式受理,正在公示。在互联网上正式注册了秦安蜜桃的域名。完成了秦安蜜桃、红富士苹果的绿色食品续展认证工作,完成了7个乡镇38处果园的出口认证工作。

广宣传促营销。2007年8月初成功举办了“中国桃之乡·甘肃秦安果品博览会,成立了秦安县果品经纪人协会,表彰奖励了“林果基地建设先进乡镇”、“林果基地建设先进村”、“十佳种果状元”、“十佳果品营销商”、“产业建设先进龙头企业”。开展了林果产业的展示展销及乡村大世界《走进桃乡秦安》文艺演出等活动,宣传了秦安林果产业优势,提高了秦安果品的知名度,促进了果品销售。
建果库增贮藏。坚持把果品贮藏作为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措施,采取招商引资等多种形式,大力兴建果品气调库。2007年新建千吨级以上气调库7座,各类简易果窖2184个,新增贮量3.58万吨。至目前,全县累计建成大型果品气调库15个,各类简易果窖7478个,总贮藏量9.17万吨。
兴加工举龙头。从天水长城果汁饮料有限公司引资2.5亿元,在安伏工业园区开展了4.5万吨浓缩果蔬汁生产线项目建设,将于今年7月建成投产,年消化果品原料21万吨。引进天水盛源商贸有限公司投资1900万元,在何川工业园区建设盛源花椒中药材加工项目,目前即将投入生产;引进昊峰实业有限公司投资1.6亿元,正在建设年产1.2亿个优质包装箱生产线项目;斥资800万元建成西川川口、莲花等果品市场4个。
创佳绩获殊荣。2007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全国经济林产业示范县”。在甘肃省第二届林果花卉展览交易会上,秦安蜜桃被评为“甘肃省十大名果”,红雪桃获得金奖。在2007年中国国际林业博览会上,“秦富1号”富士苹果荣获2008年北京奥运推荐果品一等奖,“长富2号”获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