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卖器官治儿的病》追踪
——社会各界伸援手 爱心温暖兄弟俩
20岁的张伟得了尿毒症,令生活本不宽裕的秦安县王窑乡魏湾村的张多田一家顿时陷入困境。本版4月28日《我愿卖器官治儿的病)一文,报道了张妻王桂莲无奈的呼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几家单位和许多好心人纷纷慷慨解囊救助患病少年,让张多田一家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事件回放
张多田、王桂莲夫妇家住秦安县王窑乡魏湾村,女儿张婷去年考入湖北一所大学,每年8000多元的学费令—家人喘不过气来,谁料,今年初,小儿子张伟被诊断出患了慢性肾功能衰竭症,数十万元的治疗费又让夫妇俩傻了眼。雪上加霜的是,5月20日,张家26岁的大儿子张宏也被查出患了同样的病,一贯坚强的张多田夫妇精神几近崩溃。“家里两个儿子都得了尿毒症.让我怎么活啊!”王桂莲拖着患有风湿病的腿又—次来到报社,发出了让人心碎的求助。
各方捐助
张多田一家的遭遇经本报报道后,市领导非常重视,相关部门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同时引起了许多好心人的怜悯。人们除了捐款捐物、送吃送喝外,还送来了安慰、体己的话,让兄弟俩及时得到医治,还让张多田夫妇在精神上得到抚慰。王桂莲一说到这些好心人,数次哽咽着说不下去。
记者在王桂莲记下的捐助人的一本小册子上看到:市民政局3000元,秦安县民政局1000元,天水市天主教堂2000元,咎神父300元,王窑乡政府、民政所等1173.90元,—位好心无名女士的工资800元,秦安县莲花变电站周钧1000元。同时,王窑乡政府还拿出500元作为母子三人的饭钱,并多次派车接送张多田夫妇往返秦安和秦州两地。此外,在市—院住院的患者和家属:礼县电力局的王世雄、天水电大的王青山、市供电公司的汪开元、一位93岁的老太太,—位60多岁的老太太等好心人,纷纷赶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李斌、解丽洁和天水天主教堂的人还常常带着吃的喝的,来医院看望兄弟俩。
市一院附近东升面馆的老板李文斌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这家人太可怜了,都是乡里人,能帮一把就帮—把吧!”王桂莲告诉记者,每次去面馆吃饭,李老板都要免一两块钱的饭钱。“钱虽不多,但是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接济,我不知道怎样报答!”
7月12日上午,王桂莲来电话说,市委宣传部送来了500元钱,秦安县的王副县长带着相关部门的同志给家里送去了5000元钱……“还
是好心人多啊!'’
感谢大家
“7月2日上午,张伟失踪了,许多人帮着去找,直到下午5:30,—位大夫经过东桥头时发现了张伟。那天下雨,娃淋得衣服湿了,拧下了好多水。”王桂莲边说边哭。
张伟告诉记者,那天他在河堤上转悠了一天,想寻死。他受不了疼痛,又没钱看病,不想再拖累家人。当时想到爷爷、奶奶、父亲为他操心落泪,母亲拖着病腿照料他3个多月,他痛不欲生。后来再一想,自己死了对不起捐钱的好心人,对不起爷爷奶奶、父母和哥哥姐姐,又想到家人这些日子受的煎熬和折磨,他最终收回了这个念头。
7月15日,记者采访时看到,张宏和张伟精神状态不错,但还是很虚弱。兄弟俩在回答记者的采访时,争着说:“一旦有钱,先给弟弟看,因为我是哥哥!…“有钱了,哥哥和我一块儿看病!”“我们要好好治疗,坚强地活下去,不辜负亲人、好心人,医护人员的心意。”
记者在市一院了解到,经过冶疗,目前张宏的病情相对平稳,而张伟的相对严重一些,现在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降血压、纠正贫血。两人要完全康复,最终还需要换肾。“等病好了,我们就打工还账,感谢大家!再用一生报答母亲为我们所做的一切!”结束采访时,腼腆的张宏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王桂莲家人联系电话:13689417948)
天水晚报记者孙有生7月16日报道

王桂莲(王桂莲家人联系电话:13689417948)
链接:
“儿子得了不好的病,我们实在没法子了!”日前,秦安县王窑乡魏湾村的张多田夫妇多次来到本报编辑部,希望借助媒体,呼吁社会各界能为他们不幸的儿子给予捐助,治好儿子的尿毒症,面对记者,张妻王桂莲数次哽咽着说——
我愿卖器官治儿的病
孩子得了尿毒症
42岁的张多田家住秦安县王窑乡魏湾村,和妻子王桂莲育有二儿一女,90多岁的张父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多年来,一家人日子虽
然过得紧巴,但也算平平安安。
今年春节还没过完,在兰州打工的20岁的小儿子张伟打来电话说,自己得了病,需要住院,想回家治疗。儿子回来后就犯糊涂,胡乱打闹。2月28日,张多田夫妇带着儿子到秦安县人民医院检查,结果一出来,夫妇俩惊呆了:儿子肾功能衰竭.大夫建议到市一院冶疗。带着向村里人借来的钱,他们带张伟于4月4日住进了市一院肾病内科。
“儿子六七岁的时候得过肾炎,当时治疗了一段时间就好了。谁知道现在又得了尿毒症!他才20岁,得了这样的病,让我们怎么活
啊!”王桂莲一说到儿子的病,就忍不住落泪。
家庭贫困无力治
张多田告诉记者,家里主要是种小麦和玉米,这几年种了些花椒,正常年景下,全家一年的收人加起来大概可到七千元,遇到自然灾害,日子就会很艰难。
据了解,张多田23岁的女儿张婷去年考上了湖北的一所大学,8000多元的学费一时愁坏了张多田夫妇。他们四处借债。张婷也向学校提出助学贷款申请,但最终没贷上。开学几天后,女儿才带着张多田借来的6000元赶到学校,给学校打了张“欠学费1800元”的欠条后,才最终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在繁重的课业之外,张婷还一边打工,为的是早点还清欠的学费。
“娃可怜啊,为减轻我们的负担,今年春节没回家。她在电话中说,要利用寒假挣点学费,生活费。今年春节,家里可冷清了,三个孩子中,张伟和张婷都没有回来,想的是多挣点钱,减轻家里的负担。谁知张伟一回来,带给我们的就是一个噩耗!”王桂莲又一次落泪了。
据张伟的主治大夫讲,张伟患的是慢性肾小球炎衰竭尿毒症,症状是水肿,人疲乏无力,目前采用血液透析冶疗,假如条件允许,最好的冶疗办法是做肾移植。
想卖器官救儿子
“如果借报纸呼吁后.有好心人能给娃捐一点钱治病,我们再四处借些钱也算尽了心。父母的力量尽到了,儿子以后会怎样,我们
也没有办法。”
“如果能治好张伟的病,我愿意卖我自己的器官!”王桂莲几次来到本社,都表达了这样的心迹。
记者在医院采访时看到,张伟浑身浮肿,王桂莲拖着患有类风湿的双腿,蹒跚地忙前忙后。她告诉记者,住院的20多天时间里,包括食宿,已经花去10000多元了。
“钱又用完了,娃她爸到村里借钱去了!”送记者出来时,王桂莲无奈地说。
天水晚报记者孙有生5月24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