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党的十八大以来,麦积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主基调,紧紧围绕“一枢纽、一中心、四高地”总体发展构想,扎实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新麦积建设。回顾过去欢欣鼓舞,展望未来豪情满怀。伴随着赶超发展的铿锵步伐,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为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特推出《喜迎十九大》专题,全方位地宣传报道党的十八以来我区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进一步激励全区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创先争优,奋力赶超,推进全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麦积:花牛苹果映红百姓笑脸

金秋十月,正是麦积区花牛苹果喜获丰收的时节,走进麦积区南山万亩花牛苹果基地,果园里回荡着果农的笑声,火红的苹果堆积如山,浓浓的果香和果农们的笑脸交织在一起,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日前,记者在麦积区南山万亩花牛苹果基地看到,果农们忙碌着苹果采摘、分拣、套袋、装箱,好一派繁忙的景象。一个个红彤彤的果子,映红了果农的笑脸。据了解,该基地涉及花牛、马跑泉、甘泉3镇26村,总面积100平方公里,目前已累计建园8000公顷,绿化造林153公顷,2016年,产出花牛苹果18万吨、销售收入达6.3亿元。

近年来,麦积区立足区位优势,确立“农业重点抓产业,产业优先抓果品,果品突出抓苹果,苹果着重抓花牛”的发展思路,坚持把发展“花牛”苹果、“下曲”葡萄等果品做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按照“建基地、增规模,强管理、提质量,抓龙头、扩市场,建协会、促服务”的要求,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积极引导,大力扶持,全区果品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建果园 让“花牛苹果”高点定位

麦积区把发展果品产业基地放在突出的位置,相继在“两山一片”、“一沟两梁”、“三山一廊”等重点果品生产区域启动建设了基地建设,先后建成了城郊南山、渭南王旗山、中滩九龙山、石佛大阳山、颖川河流域等起点较高、设施较为完善的万亩花牛苹果产业基地,示范带动效应正在显现,基地规模不断壮大。基本形成了以城郊南山和渭北干旱山区为重点的花牛苹果基地,以城郊北山和三阳川川区为重点的鲜食葡萄基地,以渭北山区和高寒冷凉山区为重点的花椒基地,以林区、林缘区为重点的核桃基地,打造出了“花牛苹果”、“下曲葡萄”、“元龙花椒”、“甘泉大樱桃”、“麦积核桃”等一批知名品牌。截止2016年底,全区干鲜果总面积已发展到65.4万亩,其中苹果面积41.2万亩、葡萄面积4.5万亩、核桃面积11.8万亩、花椒6.1万亩、其余果品面积1.8万亩。
树品牌 让“花牛苹果”声名远播

麦积区注重花牛苹果品牌培育,发展绿色优质产品,全区果品产业标准化生产有序开展。目前共创建农业部苹果标准园2个,省级苹果标准园13个。在品种和树型选择上,筛选出首红、天汪一号、栽培二号、瓦里短枝等花牛苹果和巨丰、黑红提葡萄等新优品种,积极推广高光效树形整形、疏花疏果、高桩苹果生产、绿色有机果品生产等一系列先进实用技术,全面提高了果园管理水平。根据市场需要,在城郊南山万亩花牛苹果基地等重点果园建设区域严格实行《绿色食品花牛苹果生产技术规程》、《花牛苹果质量标准》、《葡萄生产标准》等标准,先后创建认证了花牛苹果、下曲葡萄、元龙花椒等7个A级绿色食品,进一步规范了全区果品生产行为。
抓销售 让“花牛苹果”畅销海内

让花牛苹果卖个好价钱、果农腰包鼓起来,是发展果品产业的目的。麦积区启动了天水花牛苹果产业园区建设,创建“潘苹果”网络销售品牌平台,名人带动效应已经凸显,影响力持续扩大,与京东成功签约,线上销售潘苹果花牛9粒装,进一步拉动了国内外市场需求,初步走出了一条“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的产业化发展路子。

小苹果催生大产业,苹果树已经变成了群众的“摇钱树”。截止目前,全区年果品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农户有398户,5万元以上的有2920户,1万元以上的有25200余户,果品产业已成为我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性产业之一。花牛苹果产业的大发展正是麦积区大力发展果品产业、促进群众脱贫致富、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组合拳、大手笔。“只有找准发展路子,全力建好园子,才能使老百姓挣到票子。”对于发展果品产业,麦积区果品产业局相关负责人满怀信心地说道。苹果产业已成为麦积区群众脱贫致富和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