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没有上过一天学,却掌握了一套独到的养猪技术,当上了养殖行道的“天蓬元帅”;一直追逐着自己致富的养猪梦想,他就是天水市麦积区琥珀镇马家坡村的村民吴录保。

今年48岁的他,10多年前只身前往河北省大城县了开始打工生涯,从干猪场饲养员开始,一直干到负责猪场生产的全面工作。经过6年的学习积淀,他不仅掌握了养猪的技术,还对猪市的行情做到了心中有数,并且具备生猪养殖和猪场管理的能力。2011年10月他回到老家,通过向亲戚朋友借款、贷款,多方筹措资金20万元,干起了养猪。起步之际,由于缺乏资金,只能走自繁自养的道路。2011年11月,吴录保投资2万元购进6头母猪、1头种猪,到第二年就发展到40多头,到第三年发展到200多头,养猪场由小到大,自繁自养,走上了滚雪球式的良性发展之路。

然而,到了2013年,当吴录保养的猪达到200多头,他准备扑下身子甩开膀子大干一番事业时,不料肉价骤降、饲料价格上扬、猪肉销售缓慢,整个猪市遭遇“寒流”,万般无奈之下,他将肥猪卖了。面对大起大落的猪市,吴录保始终没有放弃他的养殖事业,他知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猪肉的市场需求量应该是越来越大,猪市的“寒流”迟早会过去。

2016年,猪肉价格一路飙升,创近10年新高。2月18日,记者在麦积区琥珀镇采访时,在马家坡吴录保的猪舍见到了猪倌吴录保,此时,吴录保正忙碌着察看一小猪仔的长势情况,原来,今年除夕之夜,一母猪顺利产下19只猪仔,其中,一个小猪仔不会吃奶,吴录保把它抱在怀里用奶瓶喂奶,向对待嗷嗷待哺的幼儿,一喂就是半个月。

就这样,吴录保养猪坚持了下来,目前他的养殖场现有母猪10头、仔猪60头、育肥猪15头。2016年,吴录保养的猪年出栏量将达到300头,年纯收入10多万元。【窦耀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