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修建的井儿村文化广场)
“我们合作社有170多户农户加入,其中80%的农户都是井儿村的,作为一个井儿村的农民,我发展起来了也想帮村里干点事情,能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实现我们合作社和农户的双赢,这是我最乐意看见的前景。”在正在建设的果品库前汇农合作社理事长李雷这样对记者说。

(正在建设的井儿村易地搬迁项目)
陪同采访的元龙镇人大主席陈小军告诉记者“井儿村共有410户群众,其中贫困户130户,全部都是汇农合作社的成员,目前都已有了支柱产业,脱贫已经进入倒计时。”谈到全镇的产业发展,陈小军说“今年全镇在富民产业的培育上,实施了井儿村果品库建设,计划建设库容为1000立方米的果品库13座,今年就能投入使用,完成了600亩红苹果建园,500亩核桃建园,400亩花椒建园。在产业发展上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优先考虑贫困户,由合作社给农户提供苗木、农药、化肥和技术指导,并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合同,既保证了群众的利益又带动了村子的发展。”

(正在建设的井儿村产业果品库)
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中,元龙镇通过贫困人口识别和致贫原因分析,深入推进“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的帮扶对接机制,结合实际,全面落实“1+18”帮扶计划,完善基础设施,突出产业扶贫,按照“突出特色、多业共存、以短养长、高效发展”的产业发展思路,发展特色产业,并向规模化、产业化迈进,实现扶贫上由“输血”向“造血”转变。

(正在施工的青龙-310国道通村公路硬化工程)
据陈小军介绍,花椒作为元龙镇的主导产业,因种植时间较长,开始出现病变和减产,为此,镇上适时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开展病虫害防治,及适时引导村民调换栽植苹果、核桃等,实现全镇果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今年全镇完成退耕还林2800亩,引导群众开展果树建园,计划举办果树病虫害防治培训班4期,培训人数达1000人次。

(井儿新农村配置整齐的太阳能路灯)
据了解,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中,元龙镇在详细了解分析全镇贫困原因类型后,按照主要致贫原因划分,缺技术占45.1%,因病占31.7%,因残占8.6%,因学占6.6%,其他占8%。根据以上特点(缺技术和因病占主要致贫原因的近八成),制定了精准扶贫帮扶措施,明确了脱贫计划并积极开展工作,“1+18”项目落实取得了显著实效。

(巷道硬化)
采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的办法,使贫困户有序脱贫。筹资帮助家庭特别困难的贫困户参加新农合;针对因学致贫的贫困户,帮助贫困生申请助学贷款;针对因病、因残致贫的贫困户,全镇统一联系区政务大厅有关窗口,集中办理医疗救助、新农合报销和大病保险报销等,并落实市、区有关优惠政策,逐步有序实现政策性脱贫。

(正在实施硬化的青龙村-310国道通村公路)
加强劳务输出引导。镇劳务站通过为富裕劳动力提供免费技能培训,提高劳务人员实用技能,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登记管理,并帮助联系劳务输转,积极引导务工人员获得务工收入的同时,学到一技之长返乡创业。今年,已成功输转3500多人次,实现返乡创业35人。同时,计划实施“雨露计划”培训10人。

(正在建设的井儿村新农村一瞥)
实施产业扶贫带动。通过加强果品市场建设,成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引导贫困户参加,由合作社为社员提供技术指导,帮助社员打开销路,达到抗风险和增收的目的。目前,全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47家,其中:果品收储加工31家,养殖14家,中药材种植2家。今年,计划成立农民扶贫资金互助社5家,完成元龙综合农贸市场、红星果品市场、井儿果品市场、桑渠果品市场和底川果品市场建设等。

(正在建设的新农村)
完善基础设施薄弱环节。今年,全镇安全饮水工程计划入户3000户,已完成1200余户。实施通畅工程27.7公里,完成村庄亮化工程,安装太阳能路灯208盏,完成井儿村移民搬迁四期建设主体工程。完成杜家坪、上崖、元龙等3村新农村建设续建工程。实施危房改造项目260户。启动关峡村70户生态移民搬迁工程、桑渠村110户异地扶贫搬迁工程。启动关峡、底川两村市场建设工程。启动实施了底川、佃儿下等两村阵地建设工程,佃儿下村300㎡阵地已建成投入使用,底川村三层600㎡办公楼主体已完工,正在实施后续基础配套工程。

(正在建设的汇农合作社果品库)

(正在施工的果品库办公房)

(正在建设的移民搬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