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麦积区把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管理使用作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全面推行村级干部坐班服务制度,方便了群众办事,切实发挥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便民服务的功能和作用。
推行坐班,确保村级阵地“门常开”。按照“符合农村实际、突出便民利民”的原则,根据农村工作的实际,将全区379个行政村分为城郊村、公路沿线村、山区村三种类型,分类实行村干部分时段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轮流坐班服务,对有农贸集市的村提倡在“逢集日”坐班服务,方便农村群众办事。同时,将乡镇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和进村社区工作人员一并纳入坐班人员范围,在村干部因农忙或其它特殊原因不能坚持坐班时,由乡镇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和进村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坐班,确保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门常开”。
明确职责,确保坐班人员“有事干”。规定坐班人员在服务时段内,除处理好村级日常事务、接待群众来访、开展为民全程代理服务外,还要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远程教育资源,积极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农业科技知识,传递致富信息,调解化解各种矛盾,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方面的实际问题。同时,要求坐班人员在没有具体工作任务和群众办理事务时,加强对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国家有关涉农惠农强农政策法规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强化监督,确保群众有事“随时办”。区委制定出台了《麦积区村级干部管理办法(试行)》和《麦积区村干部坐班服务工作细则》,配套制订了村级重大事项报告、资产管理、坐班日志、坐班服务考勤等八项工作制度。为每个行政村安装了便民服务电话,并在每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门口设立了服务群众电话明白牌,向群众公布坐班人员的联系方式以及所在乡镇党委和区委组织部的监督举报电话。区委组织部和区委督查室采取电话询问、现场督查等方式,坚持每天至少随机抽查10个村的坐班情况,并对坐班情况定期不定期进行通报,有效保障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