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甘肃新闻>>兰州>>正文
兰州市治理大气污染纪实
(2014-8-11 7:56:19)  来源:甘肃日报  打印本页

 强力治污的“兰州模式”

——兰州市治理大气污染纪实

  甘肃日报记者 侯若志

    “兰州市创新实干,趟出了一条成功的大气污染治理路子。兰州市的经验,响亮回答了大气污染到底能不能治理好,大气污染治理影响不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从一个污染严重的城市到一个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我们靠什么等问题。‘兰州模式’值得总结、推广,值得更多深受大气污染危害的城市去复制。”

    这番语惊四座的话,是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翟青,于2014年8月8日在兰州市召开的石家庄市等14个城市市长参加的总结、推广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经验座谈会上所讲的。

    市长们在兰的几天,刚经历几场透雨后的金城,显得格外凉爽。但比市长们更幸福的是生活、工作在这座古城的市民。

    兰州变了。漫漫冬季,笼罩在城区头顶数十年的,曾被不少人断言永远也揭不掉的“大锅盖”,就在2013年被揭掉了!天蓝,风清,云白,金城人在享受着洁净空气的同时,感受到一种扬眉吐气的欢畅。

    2013年,兰州市空气质量新标优良天数193天,排在全国74个空气质量监测重点城市第36位,老标优良天数299天,比上年增加29天,比2011年增加57天。今年,截至7月底,空气质量新标优良天数140天,同比增加44天,老标优良天数180天,同比增加12天。

    这两个乍看并不优异的数字,对兰州而言却有着非凡的意义,这意味着兰州市稳定退出全国十大重污染城市行列,这使兰州人数十年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再现的蓝天,沉淀着一份厚重的民生情怀;创新实干催生的“兰州治污模式”,记忆着一段攻坚克难的历程,更留给我们许多启示。

    回应民声:治理大气污染成为最大民生

    霭霭尘雾和“污染名城”的重压,让兰州市多年来背负着沉重的压力,也令国家、省上及兰州市领导揪心不已,更唤起他们突围“十面雾霾”、建设新兰州的决心和勇气。

    2011年底以来,省委、省政府从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全局出发,作出“做大做强做美兰州”的一系列部署。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强调,兰州是全省中心带动战略的关键部位,要站在营造广大人民群众良好生活环境和对外开放良好投资环境的战略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控和治理工作。王三运明确提出“打赢大气环境治理的整体战和攻坚战,还老百姓一片蓝天和清新空气。”

    2012年,环保部将兰州市列入全国大气污染治理试点城市和重点区域联防联控规划“三区十群”重点防治城市,近几年先后安排专项资金6.118亿元。省委、省政府把兰州大气污染治理列入全省21项重点工作,成立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省人大常委会专门听取汇报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兰州大气污染防治的决定》,省四大班子多次组成专题调研组亲临现场指导工作。              

  在兰州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具体推进过程中,王三运多次专题调研并作出批示,指导兰州市提高工作站位,完善工作思路,强化工作举措,反复要求兰州市以更大的气魄、更有效的措施持续推进。省长刘伟平带领省直有关部门深入一线解决问题,安排省级专项支持资金3.243亿元。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成为高层次的“一把手工程”。

    国家,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决策,极大增强了兰州市攻坚克难、志在必得的治污决心。

    兰州市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信心直面这场艰苦的“战役”。兰州市提出“一年全面攻坚、两年初见成效、三年明显改善”总体目标,实行“指挥部+专项工作组”工作模式,成立由市长袁占亭挂帅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指挥部,下设五个专项治理工作组,建立了“一周一调度、一周一考核、一周一通报”工作制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倒排时间、挂图作业。市上在财力非常吃紧的情况下,财政先后安排专项资金4.094亿元。

    科学治污:点中大气污染防治“命门之穴”

    治理空气污染,首先要找到污染“元凶”。兰州市高扬科学治污大旗,积极寻求高层次智力和技术支持,开展大气污染治理“院士行”等活动,聘请全国知名专家为污染治理把脉会诊。

    研究表明,兰州大气污染属于“自生型”污染,呈工业、燃煤、扬尘及机动车尾气混合型特征,其中工业废气占到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约50%,扬尘占到约20%,机动车尾气占到约17%,低空生活污染占到约13%。

    找到“病根”,兰州市对症下药,对大气污染治理作出全局谋划,铸造治污“利器”。按照大气污染防治“国十条”,兰州市确定“以人为本、科学治污,省市联动、合力攻坚,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统筹规划、分类施策,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制定“1+5”综合治理规划(一个总体实施意见,及工业、燃煤、机动车尾气、二次扬尘、生态增容减污5个专项治理方案)。同时制定出台《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13—2017年度)》。

    兰州市确定环境立法、工业减排、燃煤减量、机动车尾气达标、扬尘管控、林业生态、清新空气和环境监管能力提升等一揽子治污工程,凝炼实施916个项目,项目涵盖工业“出城入园”、落后产能淘汰,燃煤、扬尘、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等。

    真抓实干:掀起大气污染治理的“雷霆风暴”

    兰州大气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兰州市断然采取雷霆手段,“改、停、关、搬”。近两年来,兰州市共引导投入近10亿元,对火电、石化、水泥等行业13家重点工业排放源企业实施了83项除尘、脱硫等治理,对182家砖瓦企业和16家铁合金企业进行集中整治,对3家火电企业实行了湿式电除尘、脱硫增容和脱硝深度改造。在冬季采暖期,对高排放工业企业实行停产减排措施,对200余家铸造、砖瓦等高排放企业,实行强制停产减污。2013年,兰州市强行淘汰铁合金、水泥等13户企业的落后产能。

    兰州市“腾笼换鸟”,全力推动企业“出城入园”。目前已启动兰石集团等78户工业企业向新区搬迁改造,另外15户企业向远郊县区产业园区搬迁。

    对以3家大型热电厂为代表的用煤企业,兰州市由环保、质监等部门24小时驻厂监察,实行限负荷、限煤量、限煤质,达到限排放的“四限”措施。

    兰州市坚持“凡煤必改、应改尽改”的原则,对城区燃煤供热锅炉进行“换血式”煤改气治理。两年来完成了市区1130台、7411蒸吨燃煤锅炉的天然气改造,占城区原有燃煤锅炉总量的60%,使原煤散烧锅炉彻底退出了兰州主城区供热历史。

    对煤炭市场突出源头管控,在城市主要出入口设置煤炭卡口,杜绝有烟煤、劣质煤进城,同时在餐饮企业强制推行使用清洁能源,对低收入家庭发放优质煤取暖补贴,尽力减少生活用煤带来的低空污染。

    2013年兰州市共减少用煤275万吨,使城区用煤量由2011年的1300万吨减少到725万吨,由此减排二氧化硫20186吨、二氧化氮6801吨、烟粉尘4191吨。

    兰州市对汽车尾气采取“软”“硬”兼施治理。“软”,就是优化提升交通管理,常年对机动车实行限时段双尾号限行,重大节会和重污染时段实行单双号限行,对“冒黑烟”车辆一律24小时设卡劝返,对“黄标车”等老旧车辆一律到期报废,对达不到环保标准的车辆一律不予入户,对公交车、出租车一律实施“油改气”,在城区全面停售90号汽油。“硬”,就是全面规划实施城市“畅交通”工程,有效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

    兰州市严控扬尘。对市区所有工程建设做到施工现场100%围挡,工地物料堆放100%覆盖,施工现场路面100%硬化,拆迁工地100%湿法作业,渣土运输车辆100%密闭。对全市281个重点扬尘工地实行执法队员、环保员、网格员、施工管理员“四员现场管理”。对主次干道合理安排时间、频次、强度,采取上喷、下洒相结合方法,每天降尘170吨以上。

    兰州市不断开创新机制,把顶层谋划的“最先一公里”和具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结合起来,全面推行城市网格化管理。将市区划分为1482个网格(楼院、小区),实行市、区、街道三级领导包抓,建立网格长、网格员、巡查员、监督员“一长三员”制度,把区域内所有企业、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公共场所、居民小区等全部纳入网格管理,做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空白、不留死角。执行中实行巡查全天候,调度数字化,使每个污染源难逃法眼,得到及时处置。

    狠抓作风:众志成城驱雾霾

    在14个城市市长座谈会上,不少市长纷纷向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虞海燕讨教兰州市治污成功的“秘诀”。

    虞海燕诚恳地说“要说什么‘秘诀’,不是我们在措施上有多少创新之举,关键是我们狠抓干部作风转变,大力倡导‘说了算、定了干、马上办’的工作作风,把过去那些停留在纸上的措施变成行动,落到实处,让干部们动起来,治污才能一层一层地推下去。”

    记者了解到一个数字,仅2012年一年间,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就召开了28次专题会议。在兰州市环保局局长闫子江的记忆中,近两年治污中,兰州市不少干部的节假日、除夕夜都是在锅炉旁、监控平台等处度过的。

    兰州市发挥好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出台干部综合考评新机制,变“相马”为一线“赛马”。艰苦的大气污染治理战场,锤炼了一大批干部,促进了各行各业工作作风和效能的转变。2012年,兰州市有2名治污不力的正县级干部受到撤职处理,2013年55名干部受到诫勉谈话、免职等处理。

    “大气污染治理是一场硬仗,没有这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敢于担当的作风,再好的治污蓝图,也变不成蓝天白云。”了解了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艰苦历程的市长们纷纷赞叹。

    “好空气”为兰州聚集了人气、商气、财气。据统计,2013年,兰州中川机场旅客吞吐量增幅居全国省会城市第1位,兰州市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同比增长28%,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70.77%,生产总值增幅排全国省会城市第4位。

    省委书记王三运赞许说:“兰州治污是用决心、行动和效果说话,而决心源于民意,行动胜于纲领,力量来自群众。”


相 关 新 闻

·兰州模式:一条成功治理大气污染的路子·全省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检查
·兰州多举措打响“蓝天保卫战”·国务院:力争10年消除重污染天 打响呼吸保卫战
·全省大气污染治理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甘肃重点推进兰州、天水等5城市大气污染防治
·兰州市委召开常委会议 部署冬季大气污染治理工作

最 新 图 片
甘肃省委十二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在兰召开(图) 全国网络媒体丝绸之路节点城巿兰州行釆访活动启动(图 北京盛世南宫产业基地建设研讨会举行(组图) 第二十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图) 王三运指导和政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图) 王三运指导临夏州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图)

 甘肃新闻
·兰州市治理大气污染纪实
·王三运刘伟平会见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调研组
·甘肃鼓励大学生“村官”开设网店
·甘肃省4城市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首届全国武术大会陇将夺得6个一等奖
·王玺玉强调:扎实做好防震减灾各项工作
·甘肃省属企业引进非公资本投资项目发布
·甘肃省出台举报涉恐涉暴线索奖励办法
·甘肃省政协人员酒驾撞兰博基尼获刑8个月
·丝绸飘带牵线兰州与“中亚之恋”
·青年创客打造“丝路坊”弘扬古丝路文化
·评论:巧借平台助推兰州文化产业发展
·评论:“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路”
·甘肃省第二批诚信“红黑榜”名单和惩戒措施
·兰州模式:一条成功治理大气污染的路子
 文化历史
·揭秘“四人帮”被抓过程:王洪文猛扑叶剑英(图)
·日本战犯自供:众多中国人被扔进铁矿炉烧死(图)
·日本战犯木村光明:逮捕八路军7人被拷问致死
·日本战犯宇津木孟雄自供:拿活人做病理实验
·日本战犯今吉均:逮捕斩杀中国爱国者 焚烧民房
·日本战犯岐部与平:向中国人售卖百万两鸦片(图)
·日本窃取钓鱼岛 《波茨坦公告》勒令其归还中国 
·120年前,日本如何通过甲午战争窃取钓鱼岛? 
·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纪:炎黄子孙不忘国耻(组图)
·日战犯三宅秀也:将中国平民供给鼠疫病菌实验(图)
·探寻《西游记》里的宝鸡地理符号
·日本战犯齐藤美夫:用中国人做细菌化学活体实验
·日本战犯神野久吉罪行自供:强奸24人 杀177人
·中央档案馆公布日战犯住冈义一侵华罪行自供提要
·日本战犯永富博之:将20名妇孺赶进窑洞烧杀(图)
 博 客
·秋后麦积山
·陇上人家:吴砦古城
·乔理:赏景麦积山
·杨彦东:慕田峪长城(4)
·天南海北游人齐拜麦积山大佛
·刘瑞祥:色达佛学院掠影
·高原:簸箕
·高原: 碌碡 
 播 客

·“环湖赛”天水绕圈赛航拍
·2014年伏羲大典
·秦安何湾桃花景观
·麦积山石窟__隐藏其中的爱情故
·东方雕塑馆 雪伴麦积山
·粟特族 畅通丝路东西方贸易
·天水——伏羲轶事
·天水顶呱呱
 娱 乐

·郭美美母亲曾请大师为女儿改名:做惊天动地大事
·柳岩粉红泳装大秀性感 与猛男互动上演跨国暧昧(图)
·林熙蕾早年大尺度写真曝光 双峰傲人性感香艳(图)
·梁太“胸”涌来袭!刘嘉玲透视红裙抢镜(图)
·中外靓模着价值百万“黄金内衣”走秀(组图)
·2014香港小姐16强曝光 长相甜美身材窈窕(图)
·曝郭美美幕后推手为干露露等嫩模干爹 已被刑拘
·王志 镜头背后“晒幸福”
·揭开郭美美的诸多谜团
·郭美美看守所内戴手铐素颜忏悔画面曝光(组图)

 社 会
·官员被纪委调查 妻子疏通关系捞人被骗1460万
·郭美美登机照中同机白衣男子现身 系上海医生
·一男子造谣上海浦东现埃博拉病毒被拘留
·央视主播李小萌欧阳夏丹否认被调查:交时间解决(图)
·南京“高姐”车厢内跳“小苹果” (组图)
·500迷你“小棋士”同场对弈 萌翻众人(组图)
·网店老板朋友圈传播暴恐谣言被抓 系全国第一人
·大学生冒充警察抓嫖 敲诈嫩模28万(图)
·长春一节目组模拟小偷上街偷窃 遭路人暴揍(图)
·男子地铁偷拍女乘客裙底被抓 跪地求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