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
在一个城市的发展轨迹上,总有一些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成为人们的集体记忆。
对于兰州,2011年7月至8月连续上演的三大体育赛事,正是这样一组注定被人们铭记的美好画面。
三大赛事的直播,让人们看到了兰州,了解了兰州,更让人们为这样的宣传创意叫好。三大赛事的连续上演,让兰州“惊艳”,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有关兰州发展建设、以及形象宣传的深刻启示——

国内外记者云集兰州,聚焦环湖赛兰州段比赛。本报记者 郁婕
三大赛事炒热兰州
说起兰州,当地人会报出一大串重量级的“头衔”:历史名城、丝绸之路重镇、黄河流域唯一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
然而,这个有着重量级“头衔”的城市,却始终在国人面前以腼腆、低调的方式默默无闻地存在着。
2011年7月,仿佛是一夜之间,兰州,这个默默无闻的名字传遍了祖国各地,引起了世人关注的目光——
2011年7月3日,首届兰州国际马拉松赛1.8万余名运动员在百里黄河风情线快乐奔跑;
7月9日至10日,100多位世界知名自行车赛选手在母亲河两岸风驰电掣;
8月5日至6日,来自海峡两岸的130多位MBA精英在母亲河的怀抱里激情搏浪;
在34天时间里,密集上演的三大体育赛事不仅吸引了媒体的关注,也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目光。正如新华社的一位体育记者所说,原本默默无闻的兰州突然从幕后跳到了前台,连台好戏给人惊喜不断。
34天里,这三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赛事,为兰州城市形象宣传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在照相机的镜头中,热情的兰州市民展露着激情的欢笑;
在妙笔生花的文章中,迅猛发展的兰州揭去了神秘的面纱;
在航拍的摄像机里,蜿蜒的母亲河,美丽的河岸景观,林立的高楼大厦,满目的翠色欲滴,平整干净的大街小巷……彻底改变了世人心目中兰州落后、荒凉的印象,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现代而不失古朴、激情而富有活力的新兰州。
随即,兰州不可避免地“火”了。三大赛事中,无论是亲身经历的兰州市民、见多识广的央视主持人,还是远在千里之外的观众,无不发自内心地惊叹:“兰州原来如此美丽!”
如今,兰州国际马拉松赛直播时说的一句“白天的曼哈顿、夜晚的维多利亚湾”,成为兰州形象新的代名词。根据新华社甘肃分社的统计,“兰州马拉松现场直播”一度跃居“百度风云实时热点”排行榜第一位,这在兰州形象的宣传上是前所未有的高度。
各方好评如潮
三大赛事后,好评如潮。被夸的不止是赛事本身,更是对兰州城市形象的肯定。
网友“听听老王怎么说”称:老王跑了这么多马拉松赛,国内的、国外的……什么阵式没见过,但却对兰州国际马拉松赛情有独钟,2011兰州国际马拉松赛有史上最热情的马拉松观众,有史上最美丽的马拉松跑道……
网友“迷糊多过清醒”说:没有去过兰州,印象中兰州似乎是一片黄土,房屋低矮,破旧不堪。然而,看到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事的直播,曾经的误解顿时烟消云散,原来兰州是一个水清山秀、高楼林立、整洁明亮、绿树成荫、道路宽敞、充满活力、生机盎然的现代化都市!内心禁不住有一种要去兰州亲身体验的冲动。
网友“快乐马六甲”说:黄河在咆哮,生命在奔跑!兰州国际马拉松赛,让全国人民看到一个新的兰州。
网友“麻花小姐”说,看了兰州国际马拉松比赛直播后,真想打个“飞的”过去。兰州,你太霸气了!《成都商报》记者马祥斌说:兰州给我的感觉可以用“惊艳”来形容,这座城市不仅涵盖了北方的大气厚重,还带着南方的秀丽灵动。从航拍的镜头鸟瞰,笔直宽阔的滨河路,势若卧龙的中山桥,花团锦簇的百合公园,真如一幅现代《清明上河图》。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兰州赛段的比赛结束后,斯洛文尼亚选手格雷格兴奋地说:“这是一场高水平的赛事……一路的美景更让我深深陶醉,回家后我会给我的家人和朋友展示一路上拍摄的美丽的照片。”
澳大利亚维珍队的领队怀特也表示:“兰州是一座非常美的城市,赛道的完美程度令人惊讶,我非常期待下一次和兰州的相遇。”
在2011中国MBA黄河(兰州)漂流赛中,来自台湾大学的参赛选手陈孝晟激动地说,“我已经完全沉浸在两岸的美景中了!不见尽头的垂柳、横跨黄河的缆车、绿意盎然的山、气势磅礴的河……太美了,一切都太美了!”
对于兰州人,这样的美丽和赞誉更多地激发出了他们的自豪感、荣誉感和归属感。全程观看比赛的市民赵生禄激动地说,“咱兰州的变化太大了,黄河两岸的美景一点也不比江南差,我们为家乡的美丽而自豪。”
从默默无闻到一夜成名,三大赛事的成功举办为兰州的城市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启示一:定位兰州气质,让黄河与城市交融
这看似简单的“一炮而红”其实并没有看上去的那般容易。
纵观近10年,兰州在形象宣传方面的努力,可谓不遗余力。但令人遗憾的是,拥有一本《读者》、拥有一条大河,拥有一座百年沧桑的铁桥和一碗拉面的兰州依然默默无闻。
在提升城市形象的努力中,兰州人一直在摸索,也在兼容并蓄地吸取着外地城市的经验。渐渐地,一个系统的方案逐步成熟起来——一座城市想要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必须要树立别具一格的气质,而兰州最大的特色是黄河与城市的交融。
众所周知,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这是大自然赋予兰州的宝贵资源和天然灵气,是别的城市与兰州无法比拟的区位优势,也是兰州树立城市气质的关键之所在。
“必须要有别人无法模仿的特色!”兰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占亭如是说,“兰州气质就是打好黄河牌,做好山水文章”。
事实证明,通过古老而神秘的母亲河,三大赛事赚足了掌声,也让兰州向所有的人展示了独具特色的魅力。可以说,兰州的城市气质定位取得了成功。
同时,三大赛事的成功组织,也使兰州城市形象宣传的瓶颈问题迎刃而解。
目前,尝到甜头的兰州市正在布局更为华丽的城市发展格局!
“我们要进一步依托黄河文化来加快城市发展,注重做到‘四个借’。”袁占亭市长说。一是在塑造城市形象中不断挖掘黄河文化的元素,强化黄河文化的内涵,实现城市形象与黄河文化的最佳组合和完美结合,打造“黄河第一都”的品牌形象;二是借黄河文化来发展产业,特别是充分发挥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民俗文化融合交汇的优势,以黄河为载体和平台,进一步促进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科技、文化与商贸的有机结合,促进城市的快速发展;三是借黄河文化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展现城市魅力,做到“文化,让城市更靓丽;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不断提高市民的宜居感和幸福感;四是借黄河文化来提升城市文明,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发展活力,真正形成一种率先跨越发展的整体合力和强大动力。
启示二:把体育赛事打造成加快城市发展的平台
在三大赛事举办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心里都有一个疑问,作为相对落后的内陆城市,兰州为何如此高密度地举办大型体育赛事?
对此,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陆武成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这不仅仅是单纯的体育赛事,更是对城市文化内涵的深度提升。我们希望通过体育赛事这一平台,进一步向国内外宣传和展示兰州新貌,提升城市形象和影响力,让世界了解兰州,让兰州走向世界。”
的确,借助节会、赛事推动兰州加快发展,是兰州市的一种大胆尝试和创新。从三大赛事的成功组织上,我们不难看出,兰州市借体育平台布局谋篇城市发展的痕迹。
兰州国际马拉松赛、环青海湖自行车赛兰州赛段,通过直播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让兰州从幕后走到了台前;2011中国MBA黄河(兰州)漂流赛更引起了MBA精英和国内外商界人士的注意。“体育赛事只是目前的一种方式、一种战略,而最终的目的在于展示地区产业,进行学术交流、产业交流。马拉松和漂流赛,一个在黄河岸边,一个在母亲河怀中,这是任何一个城市都无法做到和比拟的,我们要力争把这两个比赛项目办成兰州的特色项目,以后有可能还会是国家甲级赛事、国际积分赛事,并以此进一步扩大兰州影响力,从而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汇聚兰州,共谋发展。”袁占亭说。
陆武成也明确表示,通过举办体育赛事,吸引各方有志之士和社会各界朋友到兰州来旅游考察、投资兴业。
很显然,从体育到形象,从形象到效益,从效益再到发展战略,兰州借助体育平台推介城市形象、加快城市发展的思路正在逐步推进。事实证明,节会和赛事不仅把一个“躲在深闺人未识”的兰州展现给了国内外观众,而且切实地给兰州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
据初步统计,兰州国际马拉松赛成功举办后,外地来兰的游客比去年同期增长15%以上,前来招商考察的国内外客商更是络绎不绝,甚至出现了“一票难求、一房难订”的局面。
现在,打造兰州体育赛事这张城市名片已成为兰州各界的共识。今后,兰州规划不仅要把国际马拉松赛办成一流的国际赛事。还要进一步提高景观体育赛事的举办质量和水平,着力构建“环母亲河”景观体育,举办景观体育论坛,全面推介兰州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示“活力新兰州”的形象品位。
启示三:提升内在素质是建设活力新兰州的根本
精彩纷呈的赛事已告段落。但兰州,美丽依旧。
如果说三大赛事让人们看到了兰州的美丽,那么,那些扎扎实实的努力才是让兰州美丽的基础。
早在今年年初,兰州市政府就集中实施了城市洁化、美化、绿化、亮化四大工程,并斥巨资修整了南北滨河路。
在洁化工程中,兰州市推行机械化清扫、机械化清洗、人工清扫保洁“三位一体”作业模式,同时延长道路保洁时间,逐步推行垃圾袋装化、压缩式转运站、垃圾不出院收集方式等,努力实现垃圾全密闭收运。
在美化工程中,兰州对重点区域和主次干道两侧的建筑物进行刷白、穿靴戴帽,并规范广告牌匾,对门头牌匾进行统一整治。修补坑洼路面,拆除废弃电杆,更换破损行道砖、果皮箱、报刊亭、下水井盖、公交站牌等市政设施。
在绿化工程中,兰州市在城市重点路段、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摆放100万盆鲜花,组织道路两侧的企事业单位在庭院和门前摆放50万盆鲜花;同时摆放了100个以黄河文化、丝路文化、城市精神为主题的生态景观,建设创作了一批绿色雕塑景观,提升了黄河沿线的整体形象;还全力推进城市生态整修活动,对主次干道、主要出入口、黄河风情线沿线绿地进行全面整治;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破墙透绿和立体绿化活动,在城市道路边坡、挡墙、屋顶等进行立体绿化,扩大绿化覆盖面。
在亮化工程中,兰州以黄河风情线和主干道、广场、公园为重点进行亮化,逐步建成节能亮化设施,提升城市品位。于是,兰州有了“夜晚的维多利亚湾”的美称。
在道路修整中,建设者们历时43天,对东方红广场、东岗西路、天水中路、北滨河路、银滩大桥、南滨河路、平凉路等城市重点道路改造42公里,完成沥青混凝土路面加层铺筑127万平方米,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缝处理11万米,铺装花岗岩人行道板3.77万平方米,铺装荷兰砖人行道板1.5万平方米,大理石道牙12公里,甲型混凝土道牙21公里,创造了令人惊讶的“兰州速度”,创造了兰州“如兰之州、如家之城”的完美形象。
因此,三大赛事过后,加快提升城市建设和服务水平成为兰州人的共同追求。
现在,兰州人希望政府把洁化、美化、绿化、亮化四大工程延伸到小街小巷,希望城市死角得到治理,希望天更蓝,地更绿。不仅如此,兰州人开始比以往更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在意作为一个兰州人应当以什么样的姿态迎接世人关注的目光。在自豪感、认同感下,建设兰州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更强烈。
正如袁占亭所说,“我们造就环境,终究是想让环境育人。”
可以预见,当“河汇百流,九曲不回”的黄河精神渗透到兰州人的一言一行,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时,兰州依靠“黄河赛事”发展的特色之路必将“风景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