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四】政府主动服务企业
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这就意味着政府要改革审批程序,减少直接干预,完善 宏观调控,加强公共服务。
在兰州市国企改革攻坚战中,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改变了以往坐等上门的工作作风,主动参与企业改革,上门提供服务。
为了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办事效率,各职能部门着眼于解决问题,特事特办,为企业简化了繁琐的手续,并且创造性地推出了“5+2”、“白+黑”的工作制,各部门集中起来集体办公,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为兰州在短期内完成“两个置换”主体任务创造了条件。
【启示五】每个领导包干一户
短期内要完成国企改革的艰巨任务,不能按照习惯性的思路和方式开展工作。“兰州模式”的不同凡响,就在于思路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
为了推进国企改革进程,兰州市创造性地将包干责任制移植到国企改革中,市上四大班子领导每人包干一户改制难度大、问题复杂的企业,加强指导和协调。
事实证明,此举在国企改革攻坚战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仅2005年一年,市上四大班子领导共深入改制企业70多批次,协调解决了大量职工安置、资产变现处置、土地确权和房产办证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为企业的“两个置换”、资产重组打扫干净了“庭院”。
【启示六】有情操作依靠
职工国企改革涉及职工安置、补偿金发放、企业债务清偿等诸多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但兰州市的“两个置换”,却始终都保证了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不论哪个企业,凡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都要经过职代会的讨论,企业的改制方案、职工安置方案,必须要由职工投票来决定。企业资产处置和政府筹措的改革资金,首先要预留好职工安置的费用,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职工群众的利益。有情操作、依靠职工进行改革,使广大职工成为改革的真正受益者,兰州国企改革也因此实现了“无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