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6日, 摄影 陈海
就在地震发生的那一瞬间——
急促哨声 救了全校师生
地震发生前,陇南康县豆坪乡豆坪村豆坪小学一切都显得很平静,一切都在正常进行。学校按照正常的教学秩序在上课,一、二年级的37名学生在上美术课,三、四年级的53名学生在上音乐课;五年级的56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学校的操场上上体育课,全校师生沉浸在这平静的气氛中。然而突如其来的灾难发生了。
他立即吹响哨子
地震的前几秒钟,负责学校保卫工作的老师周俊海看到宿舍的门在晃动,接着晃动越来越厉害,他立刻感觉到事态的严重。于是他冲出宿舍,在校园里边跑边喊“地震了,快跑啊!” 此时,正在操场上给五年级学生上体育课的王永军老师也感觉到了强烈的地震,他立即吹响哨子,将学生集中在操场中间。同时,迅速冲向正在上音乐课的三、四年级教室,边跑边喊“地震了,赶快让学生跑!”此时,所有的房屋开始剧烈地晃动,伴随着瓦片的掉落,周围的山上尘土四起,山上的巨石不断地滚落下来……
哨声又一次响起
接着,所有上课学生、老师也开始向学校的操场上奔跑,有的学生直接从教室窗户跳下……此时,王永军老师的哨声又一次响起。他一边吹哨子,一边将学生召集在学校的操场上。就在全校师生刚刚跑到操场中间的时候,全校48间房屋伴随着“轰隆”一声巨响,全部倒塌了!孩子的哭声、老师的呼喊声、伴随着地震的轰鸣声响成一片!

“5·12”大地震之后的豆坪小学
安慰学生不要哭泣
地震结束后10分钟左右,村里的很多家长赶到学校来看孩子。当他们进入校园后看到,全校10位老师将144名学生紧紧围住。给三、四年级上音乐课的李庆庆和几位老师在不断地安慰学生。
5月26日,记者来到豆坪小学,这个学校已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上课了,据该校校长张金强介绍,豆坪小学是1933年建成的,整个校园里最晚修建的教学楼也是1974年建成的。“几乎所有的房屋都是危房,多年来一直在维修。”张校长说:“如果不是老师及时将学生集中在操场上,全校的孩子……”谈起当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很多老师和家长仍心有余悸。
全校学生没有一个出事
“所幸的是,全校的学生没有一个出事的。”王永军老师介绍说,全校上课的教室有三个,一、二、三、四年级的学生都在前院操场旁的两个教室里上课,只有五年级的学生集中在后院里上课。如果地震时五年级的学生在教室里上课,后果将不堪设想。
“要不是王老师在关键时刻吹响了集合哨,不知道我们的孩子会怎样呢!”豆坪村76岁的豆大爷告诉记者,地震结束后,老师一边安抚受到惊吓的学生,一边逐个通知家长到学校来领孩子。
昼夜忙碌搭建帐篷
昨日12时40分,记者来到了学校所在的地方,但此时记者看到的却是一片废墟,到处是残垣断壁,横七竖八的木头、学生书本和被砸坏的课桌随处可见,整个校园里站着的只有两个篮球架和一个用砖砌成的乒乓球台。
周围的灾民介绍,为了能让学生们尽快复课,学校的10名老师在地震那天起就没有回过家,坚守在临时的校园里,昼夜忙碌搭建帐篷。
此时的王老师和杨洪礼老师正在学校的废墟里清理木头、课桌等被埋的物品。在采访过程中他一直显得十分忧郁。
“王老师穿的那件衣服还是地震那天穿的……他们家的房子也在地震的当天被震塌了。”三年级学生家长豆庆明告诉记者,王永军老师平时就很踏实,对学生很关心。自地震后的14天里,他没有回家看过一次,埋在废墟里的东西至今还没有挖出来。
他一直在抢救学校财产
据了解,王永军老师家里还有年过花甲的两位老人、妻子和正在上初中的孩子。自地震以后,他一直在学校里抢救学校的财产,家里的事情全部由他的妻子承担。“教师就应该以学校为中心,在这个时候我怎么能离开学校呢?”说话间记者看到他的眼睛湿润了。 特派记者 火兴才 文占军

5月26日,豆坪小学的学生在树林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