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博客之质疑】
三问名人博客
一问:真实
谁都知道名人很忙,在忙碌的生活中,他们又如何偷得浮生半日闲,来写自己的博客呢?在张靓颖的博客里,记者就见到这样一条留言:“张靓颖,真的是你吗?”
请人代劳是最方便的,小S的博客亮相没几天就开始统一采用第三人称,所有语句都是由“小S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来开头。
而更多的名人则倾向在网络世界,继续呈现自己最光鲜的一面。超级女声中走出的评委夏青在博客中写道,“我是个做事很认真的人,留言几乎是一字不拉地看完了。”这也许还不算是严重的自吹自擂。看名人们上传的照片,则更加显露其粉饰的成分。照片大多偏艺术,哪怕生活照也拍得特别有艺术角度。即使有真正挥洒性情书写博客的名人,也不忘在博客上将自己好好雕琢一番。大概除了高晓松会在博客中用上些生活化的词句,其他名人都谨记着维护自己的公众形象。当然,这也不能全然责备名人们,哪怕是普通人的博客,凡是公开的就很少有愿意暴露自己缺点的。由此及彼,名人也不过是凡人,名人博客也不过是博“客”而已。
二问:真切
名人吸引大众视线的除了他们的作品,还有就是个人的私人空间,他们是否愿意在博客里暴露自己的生活呢?现在的名人大都奉行了“做人要低调”的原则,平时见到记者就躲,或者抬出种种理由谢绝采访。如此之下,名人在博客里所反应的心路历程,又有多少能让人看个真真切切明明白白?
对于真切两字,大多数名人的博客显然并不合格。个人博客是用来书写个人心情的,名人们夸夸其谈的则是他们的工作。以作品代替“博文”的有之、以公告代替“博文”的有之、以照片“博文”的更是数不胜数。即使用文字来堆砌自己的博客,名人也大多以工作为主题,很少谈到自己的生活、心情和真实的想法。名人们始终不会忘记自己是在从事商业化的工作,却忘记了个人博客的本来意义。除了在文字间流露出的些许名人本性之外,网友们恐怕并不能通过博客多了解一些名人。
三问:真诚
或许是建立时间不长,许多名人博客里的内容还不丰富,大都是以图片为主,配以少量文字,这对满怀期待的网友来说,是丝毫不解馋的。其中几位名人博客,甚至已经连续多天未有更新。某位文化名人的博客虽然文字不少,但大多是一段段摘自其已经出版的著作里的文字。有网友留言:“拜托,我已经有书了,虽然上网是免费的,也要给我看点新鲜玩意啊。”
吴小莉的博客中写道,“一周的开始,也是忙碌的开始,回到香港,忙得昏天暗地的,所以偷懒一下,发张照片,嘻嘻,希望能‘蒙混过关’”。这种照片代替文字的方法被很多名人照搬,照片发得最多的是郭敬明,将近百张的海量。他的博客也就是由这近百张自身照片配上无厘头的随意搞笑文字组成。
徐静蕾则索性坦言“话是这么说,但如果有一天大家发现我的博客没了或是水了也别怪我,三分钟热度是我的长项,以往的例子不胜枚举,我正在克服,希望大家不要太严厉地监督”。
这样“博”法自然会招致很多网友的不满,留言中纷纷提出意见。可这毕竟是单向的交流,留言石沉大海的可能性比被回复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名人说博客】
徐静蕾:博客胜在能随性

某月某日,徐静蕾谈了谈穿衣观 来源:南方周末
我对博客的了解时间不长,也确实是在公司同事的劝说下答应试一试的。几天下来倒也觉得有趣。
通常作为一个演员和一个小字辈导演,说话的途径有三种:平面媒体、电视媒体的采访,在报纸杂志开专栏,出书。第一种多了一个中间人———记者,一篇采访下来难免有些地方觉得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第二种对我来说就是个压力了,本人心理比较脆弱,决不能欠人家东西,总希望文章是自发写出来的,想写就写想不写就不写,当一个自由自在的文艺小青年;最后是出书———出书就算了,我写的那些东西零零落落,如果非凑合结了集子发出去,不但让人家笑话,自己也瞧不起自己。但是,我必须要说,那是我的理想,等有朝一日我觉得自己写的东西够分量发一本书的时候,一定当仁不让,眼前,还需要时间。所以,看来看去,博客挺好,很自由自在的,都是自己想说的话想干的事情。
叶永烈:玩博客不容易
“玩”博客使我注意起一个新概念———“点击率”。作为作家,通常在出版著作时,关注印数,却几乎不关心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章的“阅读率”(相当于“点击率”)。然而,在博客网上,你的每一篇文章的点击率,都随时公布在上面,使我知道,什么文章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什么文章读者甚少。
建立博客个人网页之后,我既当作者,又当编辑。既要写文章,又要配照片。有的照片前些年是用胶片拍摄的,还必须用扫描仪扫描或者用数码相机翻拍,再一次次加以缩小,才能粘在网上。网页要经常更新,管理好一个网页,也并不容易。
张靓颖:还份人情给网媒
我的博客终于在新浪安了家,我特别开心,因为我还在成都参加超女比赛的时候,新浪网就开始对我跟踪报道,把我最新最快的图片和视频发布出来跟大家分享,我也常常到新浪上去看凉粉给我的留言。新浪还给我们开了很多转播间,直播了我们的歌友会和生日会,让不能到现场的凉粉一起来分享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