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教育>>正文
教育部发布2024年高考预警信息
(2024/5/30 18:41:55)  来源:微言教育  打印本页

  高考是广大学子人生中的一次大考,关系考生切身利益,备受社会关注。2024年高考临近,广大考生正在积极调整状态、从容有序备考,而一些不法分子却受经济利益驱使散布涉考虚假信息、贩卖制造焦虑,甚至实施诈骗、诱导考生考试作弊,严重扰乱考试招生秩序。为此,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整理了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典型案例,并郑重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务必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做到诚信考试。跟教育小微一起来看——

 一、组织高考作弊,逃不过法网恢恢

  【案例】2023年高考前,有不法分子通过QQ群等渠道向考生承诺将在高考考试期间向考生传递答案,考生只需将电子设备带入并将题目传回即可。经教育部及公安部等相关部门联合快速侦办,成功在考前打掉相关犯罪团伙。

  【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向考生提供试题、答案的”,都属于违法行为。《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对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研究生招生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行为,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提醒】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会同教育部门,对各类涉考违法犯罪活动持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提醒广大考生,一定要增强法律意识,知法守法,不要一时糊涂,抱憾终生。

  二、“李鬼”终难变“李逵”,以身试法不可行

  【案例】某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美术与设计学专业统考中,两名“助考”中介人员找了一名大学生,为一名考生进行替考,被警方抓获。两名组织考试作弊者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8个月和3年2个月;替考大学生犯代替考试罪被判处拘役5个月,缓刑1年。

  【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都属于违法行为。

  【提醒】近年来,一些新技术手段逐步被用于国家教育考试管理,严防替考等舞弊行为。高考成绩虽然重要,但诚信的品质关系人一生的发展。不要相信不法分子的蛊惑,更不要心存侥幸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以身试法终将“自食恶果”。

  三、避开安检带“装备”,作弊未遂毁前程

  【案例】2022年高考期间,某考生避开入场安检,违规携带手机进入考场,开考后拍摄试卷发至QQ群寻求解答未果,并被公安机关第一时间依法查获。依据相关规定,违规考生被严肃处理。

  【法规】高考是法律规定的国家教育考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明确规定,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的,应当认定为考试作弊,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考生在国家教育考试中携带或者使用考试作弊器材、资料,情节严重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停止参加相关国家教育考试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提醒】近年来,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部署开展高考手机作弊专项治理,通过加强入场关、监考关等方式,坚决防范利用手机等高科技器材作弊。考试期间,所有考生均在标准化考场、全程视频监控下参加考试;考试结束后,考场视频录像也会进行集中回放审看。考生应自觉遵守考场规则各项要求,服从考务人员管理,拒绝携带手机等违规违禁物品,遵守考试纪律。输了一场考试不重要,输了自己的人生才是得不偿失。

 四、花钱保送不可信,没有“馅饼”有“陷阱”

  【案例】某省家长收到一串不知名号码发来短信,随即又收到住校的“女儿”信息称,想报名参加某知名大学开设的培训班。家长爱女心切,与一个负责培训事宜的“张老师”建立了联系,“张老师”称交足30万元能“保送”至此名校。之后“女儿”和“张老师”两面夹击,以各种理由催促交钱,共骗取18万元。

  【提醒】高校招生录取有严格的工作流程。高考录取过程中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招生”“花钱保送”。考生及家长要高度警惕此类以“花钱能买大学名额”“特殊渠道录取”等为幌子的行骗。要从正规渠道了解、确认考试招生政策和信息。对于某些不良培训机构与不法分子的虚假宣传。考生与家长切勿轻信蛊惑,以致上当受骗,造成财产损失,贻误宝贵的复习时间。

  五、高考志愿被篡改,信息泄露需警惕

  【案例】某省一考生因与同学关系不好,利用同学的准考证号非法篡改高考志愿,导致同学受到影响。公安机关对该考生做出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省招办决定让受害人重新填报志愿,以维护高考的公平公正。

  【提醒】高考是考生人生重要的一次考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至关重要。考生们应谨慎保管个人准考证号、登录密码等重要信息,时刻保持警惕,避免个人信息泄露给他人,防范不法分子违法利用信息,侵犯个人权益。

 六、“占坑帖”当噱头博眼球,涉考“恶作剧”不可碰

  【案例】2023年高考数学科目考试结束后,有辅导机构及部分网民发布部分试卷图片,自称“考前押中试题”,被疑泄露试题。经公安机关侦查,查明系恶意编辑“占坑帖”。其考前在有关平台发布无关帖子占位,考后再用试卷内容替换原有内容,帖子时间仍显示为开考前,造成疑似考前泄题的假象。

  【提醒】律师和专家提醒,如果考生恶意发布此类信息,除违反了考试纪律之外,还涉嫌违法,情节严重的还会构成犯罪。如果培训机构或其他人员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发布“占坑帖”的方式,虚构考前能获得试题或者“押中真题”的信息,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则涉嫌构成诈骗罪。考生切勿为了娱乐他人,最后“愚了”自己。


相 关 新 闻

·教育部和各省(区、市)开通2024年高考举报电话·教育部公示!9所新大学来了
·教育部:面向全体师生开展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视频会议
·教育部推进基础学科系列“101计划”,明确这些重点任务·教育部:高校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等提前谋划增设专
·教育部公布首批18个“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教育部公布名单!高校思政工作这些项目入选
·教育部大幅度调整高职专业 专家详解“加”“减”缘由·教育部专项行动将整治“暗箱操作”“掐尖招生”

新 闻 推 荐

盛世庆典倒计时 天水进入“伏羲时间”(图)

·“学思践悟习近平经济思想丛书(2023)”出版发行
·受权发布丨公平竞争审查条例
·国家防总同时启动防汛、抗旱四级应急响应
·我国民营经济主体占比稳步提升
·星空有约|我国首颗探日卫星“羲和号”又有新发现
·国际能源署:到2030年全球石油供应将严重过剩
·公安部推出8项公安交管便民利企改革新措施
·南海西北陆坡沉船遗址提取文物900余件套
·湖北省通报5起省属国企分、子公司“靠企吃企”典型案例
·莫斯科证券交易所宣布停止使用美元和欧元交易
·俄罗斯舰艇编队访问古巴 美国“密切关注”
最 新 图 片
天水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庆六一 迎端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专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赴五龙镇中心小学参加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 送课下乡助力双减 流动少年宫在行动(一) 天水师范学院在全国第五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

 天水资讯

·@学子:高考查分时间陆续公布 警惕这些骗局
·甘肃机电学院领导深入定点帮扶村调研并慰问驻村干部
·甘肃机电学院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图)
·甘肃机电学院“教师数字素养能力提升培训班”开班(图
·新华鲜报丨2024年高考题“上新”!有啥不一样?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举办“悠悠端午节 浓浓敬老情”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领导深入二级学院调研毕业生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召开2024年度第三次教学工作会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召开2024年质量提升资金第二批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罗广元检查指导技能大赛国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召开规章制度体系建设工作会议
·教育部和各省(区、市)开通2024年高考举报电话
·高考在即 公安部发布出行提示
·中国核工业勘察设计协会到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调研
·天水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庆六一 迎端午 乐享

 文化历史
·听非遗讲故事|清明时节话清明
·龙年说龙丨“神秘龙”:神州大地藏龙有几多?
·2023年十大语文差错公布!
·冬至的小知识:为何被称为“亚岁”?为啥吃饺子?
·节令之美·冬至丨冬至,如约而至
·漫话节气丨为何“冬至大如年”?
·国家文物局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
·纪录片《何以中国》将播 讲述中华文明发展历程
·节令之美·小雪丨22日22时03分小雪:等待冬雪落肩头
·节令之美·寒露丨8日21时16分寒露:兰衰花始白,荷破
·甲午海战沉舰来远舰遗址水下考古调查项目启动
·节令之美·处暑|未觉夏已尽,时至入新秋
·这个节,在中华文化星河中分外耀眼
·节令之美丨出伏了,还要热多久?
·节令之美·大暑丨大暑三伏天,细嗅荷花香
 博 客
·一下雪,天水就变成了龙城!
·秦州区2024年春节社火汇演
·天水净土寺夜景
·朝山会
·天水城隍纪信拜龙祖
·天水欢迎你!
·“尉迟敬德”祭拜伏羲
·“西汉张骞”祭拜伏羲
 播 客

·一下雪,天水就变成了龙城!
·秦州区2024年春节社火汇演
·天水净土寺夜景
·朝山会
·天水城隍纪信拜龙祖
·天水欢迎你!
·“尉迟敬德”祭拜伏羲
·“西汉张骞”祭拜伏羲
 娱 乐

·2024春节档新片预售强劲开局
·国庆档新片总票房破10亿元
·第十八届中国长春电影节开幕(图)
·北京电影节:展现文化多元与包容的魅力
·权威快报丨我国2023年春节档电影票房达67.58亿元
·张艺谋等主创独家“揭秘”:从《满江红》到“满堂红
·破40亿元!中国电影春节档整装再出发
·票房口碑双丰收 “春节档”电影市场开门红
·春节档电影总票房破20亿!6部已上映新片票房全部破亿
·兔年春晚:中国年轻人喜爱的“文化年夜饭”

 社 会
·当心!这些儿童玩具藏“狠活儿”
·“新中式”服装为啥受追捧
·彩礼新规施行,多地判出“第一案”!
·这些博流量的直播行为涉嫌违法,小心得不偿失!
·“红通人员”王国庆骗取贷款案一审开庭
·“重庆姐弟坠亡案”被告人被执行死刑
·罪犯吴谢宇被执行死刑
·律师解读:明星参演电影涉投资诈骗案,要负连带责任
·北京市朝阳区电动自行车起火致4人死亡 5人正在全力救
·“萝卜刀”火爆校园,背后有哪些法律风险

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50006 Copyright 2005-2006  天水在线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938-8218028 13893879576 QQ:57530489 邮箱:tswjy@126.com 

h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