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师生员工、离退休老教师、广大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
天水市实验小学始建于清光绪32年(1906年)春,其前身为天水书院改成的秦州高等小学堂,民国时期学校先后改名为天水县东关小学、天水县东关第一国民学校。解放后,改名为天水市建设路第一小学,1991年更名为天水第一师范附属小学,2002年更名为天水师范学校附属小学,2011年6月更名为天水市实验小学。分校建设正在如火如荼施工,预计明年将投入使用。本校占地面积5614平方米,建筑面积8133平方米。现有六个年级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763人,在职教职工116人,其中小学特级教师4名,正高级教师3名,高级教师14人,陇原名师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名,省级骨干教师13人。

百年栉风沐雨,百年春华秋实。天水市实验小学已经走过了116年的办学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培育了无数英才。走进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为全面展示和反映学校的办学历史,更好地传承学校办学精神,学校决定建设一个文化基因厚重的校史馆,特向全体师生、离退休老教师、广大校友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征集校史资料和实物档案,具体事项公告如下:
一、征集范围
凡在1906年建校以来各个历史阶段遗存下来的,具有较好历史价值的校史资料及实物档案等,均在此次征集范围之列:
1. 上级领导、社会知名人士及重要外宾来校参观、访问的具有历史价值的资料、文稿、题词、纪念品等。

2. 学校历任领导的重要文稿、照片、论著、手稿、证书及在校期间使用过的有代表性的实物。

3. 学校各个时期重大事件、重要活动中形成的资料、实物,特别是改革开放前的校史资料。

4. 学校集体或个人获得的省级及以上各类先进表彰、奖励的证书、奖牌、实物等。
5. 学校师生参加省市各类重大活动、赛事的资料、实物等。

6. 学校各个时期具有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印章、徽标、出版物、印刷品、个人证件、纪念章、学校生活照、毕业照、纪念册等。
7. 反映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具有时代特征的重要历史资料、实物。
8. 知名校友的自传、照片、先进事迹介绍的相关资料、论著、实物等。
9. 其他具有较大史料价值的资料和实物。
二、征集方式
1. 捐赠。凡属自愿捐赠的校史资料及实物档案,将按有关规定进行登记并建立捐赠档案,学校颁发捐赠证书以致谢忱。
2. 代管。对特别珍贵的资料和实物档案,本人(或亲属)有委托学校保存意愿的,学校校史馆可代为保管(双方签订保管协议)。
3. 复制。对特别珍贵的资料、证书和实物档案,提供学校复制后,原件归还本人(或亲属)。
4. 其他方式。撰写自己或他人在校期间工作、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回忆文章,可以纸质或电子文件的方式送寄给学校;对年事已高或书写不便的老教师、老校友,可与学校联系,由学校派人前往记录整理。
三、征集说明
1. 集中征集时间:即日起至2022年7月31日。另外,学校也长期接受全校师生、离退休教职工、广大校友、社会各界人士捐赠史料。
2. 提供资料或实物档案时,请附简要文字说明,注明资料产生的时间、地点、事由、主要参与人员姓名、职务及提供人姓名、联系方式等。
3. 回忆文章请在末尾注明作者真实姓名、在校时间、单位、职称职务、现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等信息。
四、联系方式
直接报送:天水市实验小学办公室(假期有值班人员)
邮寄地址: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合作北路34号天水市实验小学办公室(请注明“校史资料“字样)
邮编:741000
联系人:丁玉龙
手机:18894203850
联系电话:0938-8213453 8383205
QQ:251550480 921461802
电子邮箱:tsssyxx@163.com
竭诚欢迎并衷心感谢广大师生、离退休老教师、广大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天水市实验小学校史资料征集活动,并提供各种征集线索。
天水市实验小学
2022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