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楼盘”我做主
——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美术拓展性作业激发学生创作欲

1月9日,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举办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美术课堂教学成果展,而其中的现代化小区沙盘模型吸引了师生的眼球。
展览大厅摆放的 23个小区沙盘上楼群风格别致,造型各异,期间布局的草坪、人工湖、凉亭、林荫小道和休闲健身场所洋溢着现代康养生活的气息,而这些落落大方的作品皆出自七年级学生之手。

“他们创作的这些作品不仅是一种享受,也帮我打开了新的思路,发现我家现在的小区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对未来的小区充满憧憬。”九年级(5)班学生强家宸参观展览后感慨颇多。
这种作业呈现的形式还应归功于“双减”成果。

学校教研处副主任、美术教师冯梅溪告诉记者:“在美术课教材中‘关注社区居住环境’只是一个设计课,要求学生简单了解社区居住环境,并建立尝试设计规划小区的概念,但我们把它作为大体量的课外拓展性作业,安排学生自主设计、自我创作心仪且具个性化的‘楼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未来社区建设的兴趣,唤醒他们的创造欲望。”

“关注社区居住环境”为内容的项目式美术教学从本学期第10周开始,前后用时35天,参加活动的190多名学生分为23个小组,经过了社区实地调查、查找整理资料、绘制思维导图、设计平面规划图和沙盘制作等几个阶段,整个活动主要是利用双休日和课外活动时间完成的,期间教师对各小组遇到的问题提供一些必要的专业指导,各组同学们充分发挥团队的集体智慧,获得了全方位的成功体验。

“小学的时候虽然画过简单的平面图,但这次的任务需要掌握地理、美术、环艺、建筑、规划、消防等方面的综合知识,刚开始做起来的确有点难,但小组的每个同学都以小小设计师的身份参与进来,上网搜集整理社区规划和庭院造景等相关知识,多次讨论设计规划和制作过程中的问题,最后呈现出来的楼盘体现了我们的设计特点和风格,通过这项活动也培养了自我思考、自我设计、自我创造的能力。”七年级(15)班的张铭娟对自己的作品打出了高分。

沙盘制作是最难的一个环节。各小组学生自费进超市、建材市场选购制作材料,收集废弃物品和自己的小物件、小玩具,运用绘画、捏塑、剪贴、拼接等技巧设计制作沙盘,许多家长也参与其中,指导孩子们修改完善设计方案,并融入一些现代时尚元素,使他们开发设计的“楼盘”更凸显新时代魅力。

“我们在设计制作沙盘时,考虑到现代城市节奏快、中老年人心理压力大等问题,融入假山、公园、游乐设施、医疗卫生、小吃文化街、地下商城等慢生活元素,并把现代物业管理的便捷人性化服务添加进去,让小区居民享受休闲舒适的生活,收获满满的幸福感。但我们毕竟是‘菜鸟’,初次上路,设计出的‘楼盘’在土地有效利用、环保、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还需要改进和优化。”七年级(10)班学生万梓骞直言自己在这次活动中得到历练和提升。

冯梅溪认为,本次项目式教学活动不仅给学生搭建了发表自己独到见解、打造幸福社区的创造平台,提高了他们的动手操作水平,弘扬大国工匠精神,而且通过全过程的沉浸式体验,培养了学生的发现、质疑、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真实愿望。通过参与项目活动,也能让学生感悟设计与人、设计与生活、设计与科技的密切关系,增强改善社区人居环境的意识。展览结束后,学校对制作完成并展示的项目作品进行多维度评价,邀请学校老师及同学投票,选出了师生心目中最理想的未来社区。

“学校每年元旦前后都要举办一届学生美术作业展,汇报一学期的美术教学成果,今年的现代社区‘楼盘’更展现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成就感,对学生的时代眼光、创作灵感和发展潜力感到欣慰。”校长计卫珍说,“本学期‘双减’政策落地后,其它学科压少了课外作业数量和时间长度,鼓励教师设计布置创新性、探索性、实践性作业,通过多样化的个性作业,给学生开展课外兴趣活动、发展个性特长拓展空间和时间,也为他们创造了宽松自由的创新机会与可能。”
(天水在线编辑: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