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这样的人
——记天水市实验小学校长王增梅

王增梅校长1985年7月从天水师范学校毕业后,就分配到原建一小学(2011年更名为天水市实验小学),在这里任教达36年之久,而其中担任校长24年。她把自己的青春和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实小,带领实小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让这所百年老校一直保持着勃勃生机,赢得了老百姓良好的口碑。2014年学校获得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挣死牛不翻车
在王校长的心目中,自己认定要干的事必须干成而且要干好。1997年7月,36岁的她走上了校长岗位,面对她的是两幢年久失修的教学楼,岌岌可危,而且只能容纳900多名学生,完全不能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要,教师在阴暗潮湿的环境办公。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人们常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她也一样,烧起的第一把火就是修建综合教学楼,彻底改善学校办学环境。1999年7月,她主持启动新建教学楼项目,新建前还要拆除旧的教学楼,把学生寄放在市委党校一年之久,她常常奔走在两个地方办公。最后累到了整夜发高烧,浑身乏力,但一打完吊针就赶往学校和工地,丈夫心疼地说:“你为了工作简直不要命了吗?”,她却义无反顾。就是凭着这样一股倔劲和不服输的劲头,王校长克服了资金、用地等重重困难,终于在2000年8月,学校如期开学。我见证了新教学楼竣工的神圣时刻,见证了师生们走进新教学楼的兴奋之情,这是当时天水市一师附小华丽蝶变的最美时刻。在学校经费非常紧张的情况下,王校长率先在全市小学中欠款建起了微机室、语音室,让学生体验到了信息技术教育的乐趣。
不用扬鞭自奋蹄
没有人要求王校长一定要在学校发展中去“折腾”,但是,她总是每年琢磨着学校发展的事。2001年,投资13万元组建多媒体综合电教室;2002年,投资12万元组建教师电子备课室和校园区域网;2004年,投资29万元组建了第二微机室;尤为一提的是2005年投资90万元建成全数字多媒体综合校园网,这在当时的西北地区小学中并不多见。2012年投资40万元建起精品录播室,2018年投资90万元建成希沃一体机多媒体教室31个,大大提升了学校的教育装备现代化水平。天水市实验小学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一步步前进,而在王校长的身后,也留下了一串串金色的脚印。
2018年,学校打官司收回教学楼的西二楼,改造成“音舞乐园”,孩子们有了专门的音乐舞蹈教室。2019年,在她的积极争取下,原市教育局办公楼划转学校,经过一年多的改造,多了4个教室和“快乐读书吧”、心语小屋、诗教陈列室等很多教辅用房,极大地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2020年,在王校长的努力下,市政府批准将原市设计院办公楼以660万元转让给天水市实验小学使用,今年底,基本完成了改造,届时,学校将新添创客教室和实验室、校史室等多个教辅用室。2021年9月,合作巷临街铺面完成改造,一个崭新的图书馆出现在孩子们面前,“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走进书的世界,孩子们一定会找到知识的源头。更为可喜的是,作为市人大代表,王校长积极促成市实验小学分校项目的落地,市政府列为2020年全市十大民生实事之一,该校将开启“名校办分校”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改革创新不止步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办好一所学校不仅要改善办学条件,更要靠教育教学质量来说话。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教学研究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在抓教育科研上,王校长也是亲力亲为,推行大小教研结合制度十多年,让教研常态化、制度化。2003年天水市实验小学参加中央教科所“十五”重点课题“中小学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子课题实验,王校长担任课题组组长,多次参加年会,并积极动员语文老师都参与进来,让该校语文老师在课题研究中尝到了甜头,名利双收。2011年7月,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实验研究”两项子课题通过鉴定,进一步加快了学校课程改革步伐。近年来,学校有6项课题被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成功立项,3项已结题。她高度重视教师的培训,坚持“请进来,走出去”,让广大教师开阔视野,接受新理念。全国著名小语专家霍懋征、全国四大名师中的支玉恒、贾志敏老师等专家先后到天水市实验小学讲课,让教师们零距离感受了名师的教学风采,接纳新的教学理念。
2001年天水市实验小学开启了新课程改革,坚持使用北师大版语文、数学教材十多年,培养了一批批思维活跃、敢于创新的优秀学生。在学校课程设置上,每年都会根据社会发展与师资情况,调整课程,使学生有更多选择。王校长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二十多年坚持开展“师徒结对”工程,让青年教师在师傅的帮助下,以最快的速度得到成长。我于2000年调入实小后,王校长就是我的师傅。这一工程使很多实小教师受益,当然受益最多的还是孩子们。在人事制度改革中,市实验小学长期坚持“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推行绩效工资考核发放,充分调动了老师们工作的积极性,评优选先、职称晋升等,让优秀的老师有更多获得感。每一年每一次,为了让老师们能够尽快晋升高一级职称,王校长向上级主管部门积极争取限额,缓解教师职称评审难的问题。

创造文化的自信
在王增梅校长的带领下,实小人继承优良的办学传统,提炼出了“博学善思、立己立人、勤奋敬业、自尊自强”的实小精神和“做最好的自己”的校训,得到了师生和家长的广泛认同。王校长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刊《你我他》之名是王校长智慧的结晶,在她的亲自指导下,每期编校、选图都是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今年创刊已经10年,出刊50期,目前成为学校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校园诗歌节已经连续举办六届,每一届王校长都亲自谋划,亲自研究诗歌特刊的编印,为孩子们奉献了一道道精神的盛宴。王校长也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组织教师编写了《经典诗词读本》,并根据年级高低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名贤集》《论语》等,让市实验小学的孩子们在传统文化中汲取成长的力量。
求真务实抓管理
一个好校长必定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在教师管理上,王增梅校长提出老师们要捧着“六颗心”干教育,即“爱心、耐心、细心、诚心、信心、责任心”,缺一不可,心心相印,才会成为一名好老师。在学校行政管理上,王校长让大家铭记“细节决定成败”、“不抓落实等于零”,让每一位行政人员在自己的岗位上必须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不能有丝毫懈怠,工作不到位就是失职。12月6日(星期一)下午召开了支委会议,我忘记了拍照片,结果无法在平台上传,不得不第二天补拍,影响大家办公,王校长给我指出,做工作必须关注细节。大家都夸王校长记性好,可在她的桌子上,经常放着一本大笔记本,密密麻麻记录着每天过手的事或者想到、看到的事,需要急办的立即安排办,绝不拖延,雷厉风行,真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也是王校长多年的好习惯。她对待工作的敬业也是令人佩服。几年前,王校长的老母亲周日去世了,第二天周一她照常到校参加升旗仪式,照常主持召开校务会,将一周学校的工作安排完毕,她才赶回老家去奔丧了。多少年来,她几乎没有请过假。如此敬业,确实叫人叹服啊!
在人文管理上,王增梅校长也是做到了极致,从2018年起,她每天早上坚持给老师在微信群第一时间送来祝福,“早上好!2021年12月29号,农历11月26日。数九寒天,滴水成冰,周三清晨,祝福送暖!时间,会沉淀最真的情感;风雪,会考验最暖的陪伴。回首岁月,珍惜缘分,这一年,感谢有你!”这样温馨的话语让实小的老师们倍感幸福。四年来,王校长坚持不断写祝福、送祝福,谈工作,悟人生,润物无声,一千多个祝福凝结了她对老师们的深厚情感,谁能有这样的毅力呀?一件小事,当坚持下去,它必然会汇聚起天水市实验小学老师们为学校奋斗的磅礴伟力。有这样的校长,老师们怎能不感动呢?
与王校长共事21年,其中我担任办公室主任18年,与王校长相处的点点滴滴有很多,无法用一篇文章来概括,在王校长的帮助、指导、批评与鼓励中,我不断成长,不断突破自己,为教育事业驰而不息。今天,愿借此文,向王校长表达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妥金录)
(天水在线编辑: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