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著名的《一课一练》数学练习册将在今年走出国门在英国出版,消息一出,网友们立即炸开了锅。说起《一课一练》,许多人都不陌生。这本1993年出版的教辅读物到现在已经有22年,覆盖了一至十二年级全部学科。有人评价它是一套“老师不用不放心,学生不做不放心,家长不买不放心”的“神书”,还有人将这套书称作是教辅中的“战斗机”。
事实上,从去年起,英国政府开始大规模的推广上海数学模式。去年9月,英国先是邀请71名上海数学教师赴英交流,10月,英国又派来一个数学教师先遣小组到上海取经。这不,九九乘法表也要出口啦!英国政府日前要求,所有儿童在小学毕业前都应该学会12以内的乘法表。可见在数学水平普遍“捉急”的英国,提高算术水平的意愿那是多么地强烈。
================《一课一练》练到英国 小明小红走向世界================

经华东师大出版社证实,《一课一练》 数学分册英国版已经在翻译中,有望于今年暑期出版。《一课一练》被上海学生戏称为“神书”,有网友开玩笑说:“该书‘折磨’了上海学生22年,如今,英国小伙伴们也开始了苦兮兮的数学探索道路了。里面的小红小张小明肯定也绕晕他们,最后想提醒一下他们的老师,千万不要忘记撕掉每本一课一练背后的答案啊!”据悉,《一课一练》于1993年出版,覆盖了一至十二年级全部学科。在其全盛时期,开学前的销售量曾高达280万册左右。
据悉,英国版《一课一练》以原版《一课一练》的题目为基础,并根据英国当地教育的需要,由既熟悉国内教材,又对英国教育有深入了解的专家团队负责翻译与改编。华东师大社有关人士表示,由于两国学制和课程标准都不一样,比如英国版《一课一练》五年级的内容,可能会同时涉及上海版四年级、六年级的内容,所以将根据英国的年级课标来选取具体的知识体系内容,但整体难度不会降低。只是会在术语和背景知识等内容上作一定的调整,譬如,有些题目是关于对人民币的认识,就要换成对于英镑的认识。
================九九乘法表引进英国================

3月17日,在英国伦敦东北部埃塞克斯郡的哈里斯小学,一名三年级(相当于国内二年级)的小学生在白板上用竖式计算。当日,来自中国上海徐汇区上海小学的数学老师林磊和金向军为英国伦敦东北部埃塞克斯郡的哈里斯小学的学生们上数学课,教授“九九乘法表”在数学计算中的运用。英国教育部负责学校改革事务的官员尼克·吉布以及约40名小学老师旁听了课程。新华社记者韩岩摄
继《一课一练》后,“九九乘法表”也进英国啦!日前,来自上海徐汇区的数学老师为英国埃塞克斯郡哈里斯小学的学生上数学课,教授九九乘法表在数学计算中的运用。比如24×3,从小对九九乘法表耳熟能详的上海小学生,可能二年级时就能立即得出答案——72,但在英国这道题是这样算的:因为10×3=30,10×3=30,4×3=12,然后进行叠加,得出的答案是72。乘法口诀表显然对运算速度有很大提升。
不过,九九乘法表对英国学生是否有用,也引发了热烈的讨论。有教育界人士称,因为语言系统、文化传统不同,九九乘法表确实效果有限。据悉,《一课一练》英国版将把九九乘法表改为当地学生熟悉的“12×12乘法表”。
================英国教师来沪了解“中国人的数字头脑为何灵光” ================

2014年2月,英国教育大臣特鲁斯带领代表团来到中国上海“取经”学习“乘法表”。回到英国后,英国政府决定从中国引进数学老师到英国教数学。上海则派60名数学老师赴英国“支教”。
英国《金融时报》2014年3月称,不少中国家长正急着自掏腰包把子女送到国外留学,但英国却正准备向中国学习数学教育,并派遣英国教师至上海了解“中国人的数字头脑为何灵光”,学习如何将这些“武器”部署于“国内生产总值(GDP)战争”中。
特鲁斯说,虽然英国也有许多优秀的数学老师,但在访问了上海和其他中国城市之后,她更加坚信,英国可以从中国学习到更多的东西。她说,中国老师有一种勇于进取的精神。她希望英国教师也能够在精神和数学成绩方面达到这种水平。
================中国学生成绩骄人引西方取经================

许多人相信,《一课一练》之所以受到英国的青睐,是因为上海学生在PISA中取得“二连冠”的骄人成绩。
PISA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进行的15岁学生阅读、数学、科学能力评价研究项目,主要考查义务教育末期学生是否掌握参与今后社会生活所需要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每3年进行一次测评,每次从阅读、数学、科学中选择一个作为主要领域,另外两个作为次要领域。
2009年上海组织学生参加PISA测验,夺得数学、阅读、科学三项第一,震惊世界。2012年上海学生再次夺冠,引发许多西方国家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关注。去年2月以来,英国、南非等教育部门的负责人纷纷来到上海“取经”。
================上海数学style走出国门,鼓舞了谁?================
英国教育大臣感慨,英国人历来对数学和科学的热情不高,如果不改变学习数学的态度并学好数学,将最终影响到英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而上海基础教育体系深耕多年后,令全世界刮目相看。英国教育界迫切希望见识上海数学课堂教育的第一手资料,以“恶补”国内中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在中国父母热捧各种国外教材、国外课程的当下,中国教辅《一课一练》却能出口到英国,这个现象值得思考。数学教育家张奠宙认为,《一课一练》能走出国门,并非偶然,这是中国数学教育多年积累的体现。中国数学教育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具有自己的优良传统。其中,大多数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基本知识和数学基本技能,这一点尤为世界各国的数学教育家赞赏。
张奠宙说:“了解世界的教育潮流固然重要,但是总结自己的经验也不可忽视。‘一课一练’走出国门,启示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在吸收国外优秀经验的基础上,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并应提升为理论形态,在平等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同行进行交流。”不过,他同时也指出:“中国的教育有缺点,过度的教育竞争和教育功利主义确实存在。中国的教育也有它的成功之处。我们不可夜郎自大,却也不可妄自菲薄。”
================中国教育,别丢掉你的自信================
《一课一练》走出国门,原因是英国教育部门希望借鉴上海的教学经验。有人说,这充分说明中国教育并不比西方差,我们不能妄自菲薄;有人说,一本数学教辅书说明不了问题,中国教育改革依旧任重道远。
媒体评论员耿银平认为,近些年,中国教育在注重开放、注重想象力和创造力评价的改革过程中,陷入了一种不自信,将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当做“更好的教育”,将所谓的“轻松”、“没有负担”等当做重要的教育追求,而本国教育的一些优势和特色,却被忽视乃至被扔掉了。
耿银平强调,自己绝非是为“填鸭式教学”唱赞歌,让孩子都成为思维僵化而死气沉沉、毫无活力的“学习的鸭子”,而是想说,学习本身就是艰苦的,想要不付出代价和努力就取得成功是不现实的。我们的教育在具备国际化视野的同时,不能丢掉对本国教育的自信和坚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辅分社社长倪明说:“谈到中国教育,‘题海战术’和‘填鸭式教学’总是饱受诟病。但中国学生在PISA测试、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上的佳绩,是为世界公认的。至少在数学领域,中国学生绝不逊于其他国家。此次英国引进《一课一练》,也证明中国的数学教育方法受到外国的肯定。” (文字来源:新华网、广州日报、中国日报网、金羊网、中国教育报、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