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7日、12月4日,由天水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工职学院孙国禄教授主持完成的《重金属提取及循环利用技术的研发》项目和石生益副教授完成的天水市科技支撑科研课题《耐腐蚀节能Ni-P合金镀层材料的研究与开发》,进行了评审。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两个项目选题准确、方法科学、资料规范、数据翔实,同意该成果通过科技鉴定验收,并认为《重金属提取及循环利用技术的研发》项目其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重金属提取及循环利用技术的研发》项目由天水市科技局下拨2.0万元,学校配套2.0万元作为研究经费,于2011年10月开始研究,截止到2012年11月,先后在《中国食品工业》(国家级)、《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省级)和《青年教师》(省级)发表论文3篇,申报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专利号:ZL201120385461.7、ZL201120448963.X、ZL201120380828.6)。 该课题以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汉源镇中山村200亩甜玉米实际场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0% KH2PO4和5 % Ca(OH)2进行原位修复:土壤pH为7.31,有效态Pb和Cu含量分别降低了48.5 %和13.2 %,有效磷含量维持在16.1 mg/kg;土豆产量基本保持不变,果实中的各重金属含量均略有下降。利用土壤中重金属提取及循环利用技术,甘肃省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在陇南市武都区两水镇农业站北山300亩油橄榄苗圃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检测,其Cu、Pb、Co、Ni、Cr、Cd、Mo、Zn、As、Sb、Hg、Se等重金属元素含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为该心中农业科技产业化提供了可靠的科技保障,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推动了我省区域经济产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耐腐蚀节能Ni-P合金镀层材料的研究与开发》,由天水市科技局下拨2.0万元,学校配套2.0万元作为研究经费,于2010年10月开始研究,截止到2012年11月,先后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篇,出具国家级产品检测报告一份,取得经济效益达十余万元。该课题利用化学镀技术,通过对低品质材料进行表面处理,增强其耐蚀性,从而以低品质材料代替高品质的材料,降低设备初投资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同时,通过镀层技术改善换热元件的表面能,实现蒸汽珠状凝结以提高换热效率。根据化学镀的反应特点和合金沉积机理,并结合实验条件、工艺要求、镀层性能,在反复实验和分析基础上,对镍磷镀层镀液主要成分进行了遴选。对Ni-P合金镀层材料的耐磨、耐腐蚀性能作了详细研究和试验,为甘肃省及天水地区工业生产提供技术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