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9日,市教育局召开全市中招工作暨中考考务会议,安排部署今年全市中招工作,今年中招改革总体呈现增量部分向职业教育倾斜,普通高中和中职招生录取同时进行,继续实行普通高中保送生、均衡生招生政策,实行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三限生、体艺特长生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向社会公示等新特点。

中招指高中阶段招生工作,包括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招生。为了确保今年中招工作的顺利进行,会议明确提出,要切实加强对中招工作的组织领导,全市中招工作必须在市中招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招生计划下达、考生资格审查、志愿填报、中考、体育加试、分数线划定、录取、建档、审批等各个环节,统一部署,严格管理,严密程序,严肃纪律,由县区教体局统一招生。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深化中招改革,继续加大中招改革力度:一要加强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计划的宏观调控,按职普招生比例大体相当的目标调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计划,增量部分要向职业教育倾斜。二要继续实行普通高中保送生、均衡生招生政策。省市级高中示范校要将15%的招生计划作为保送指标、20%的计划作为均衡生指标,由县区教体局根据初中学校规模和办学水平,均衡分配到区域内的所有初中学校,由初中学校负责全额推荐实施;各县区也可根据本地实际,在其他条件较好的高中学校推行均衡生政策,逐步缓解城区和县镇初中“大班额”和“择校热”的现象。三要切实做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各县区教体局要加强体育考试管理,严格执行考试规则,切实强化对体育考试、评分、免试、缓考等环节的监督,确保体育考试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四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综合素质评定工作。各县区教体局和高中学校将审查被录取的每一位新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和相关实证性材料。

会议要求各县区教体局和各高中学校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严把考生资格审查关,向社会公示各普通高中的招生计划和最低控制录取分数线,坚决禁止初三毕业生复读。录取要遵从考生志愿,以中考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三限生招生计划不得超过本校招生计划的20%;招收特长生的学校如在规定的分数线内完不成特长生招生计划,应将剩余计划用于招收普通生;除市一中,民办普通高中外,其他普通高中一律不得在市内跨县区招生。建立高中阶段学校录取的统一平台。中招考试将于6月16日至19日在我市五县两区进行。中职学校录取时间与普通高中同时进行,7月1日开始,7月15日前结束。

中职招生仍是我市今年中招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省教育厅下达我市中职招生任务1.98万人,其中市、县区属中职招生1.39万人,为省属中职学校输送生源5900人,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要达到78.5%。省政府将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对市州政府年终目标责任考核的刚性指标,并将中职招生作为对市州教育局考核的重要指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确保高中阶段教育的增量主要用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会议强调要重点做好中职招生的四个宣传:一是宣传国家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对城市和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学费政策。二是宣传资助政策。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面为所有全日制一、二年级在校学生,国家资助两年,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第三年实行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获取一定报酬的形式享受资助。同时,扶贫部门的“两后生”资助政策是在享受其他助学政策的同时,又可得到扶贫部门拨付的每生两年3000元的学费补助。三是宣传就业有门。我市各中职学校都建立了自己的就业基地,去年全市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达96%,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四是宣传升学有路。中职学校学生既可就业,又可升学,三职生高考为中职学生升学搭建了“立交桥”,通过“知识+技能”的高考改革,有升学愿望的学生就能轻松地跨入大学。
为了维护中职招生秩序,全市综合执法、公安、工商等部门将联手清理整顿乱摆摊、乱设点的外地非法招生活动,重点打击招生中介和有偿招生行为,营造有利于中职招生工作的良好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