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7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郎树德等文物专家一行四人前往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对学院发现的大地湾一期文化遗址及保存完整的文化层进行考察。

蒙蒙细雨没能挡住专家们匆匆的步伐,专家们在校长曹爱明、艺术学院院长张学文、副院长王希鸿、特聘教授康从良的陪同下,来到学校大地湾文化陶片陈列室,详细察看了保存在这里的陶瓷碎片。通过仔细观察和对比,专家组认为这些都是具有典型大地湾一期特征的碎片,这将更进一步证明,天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地,8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渭河流于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专家组一行冒雨来到了陶片集中出现的地方,远远望去,在一面整齐的墙体上,一条明显的褐色黑色条带镶嵌其中,郎研究员分析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层,那黑色的就是我们的祖先在那里生火做饭的地方,褐色的位置即为放置器皿、存储物品或日常生活的地方。面对这一段文化层,天水市文物保护科杨科长激动地说,自己从事文物工作26年来,这是第一次看见保存这么完好,层面这么清楚的文化层展示。他建议学校应尽快实施保护措施,并通过文物部门和上级有关部门在此处建立一处供教学、科研、游人参观和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以传承中华民族8000年的文明历史。

保存完整的大地湾一期文化层
据考证,大地湾遗址可分为五期文化: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早、中、晚期和常山下层文化。其历史年代从距今8000年一直延续到距今5000年。其中,距今8000年的一期文化是我国西北地区迄今为止考古发现中最早的新石器文化,工职学院发现的陶片及保存完整的文化层属于前仰韶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