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的一生当中有很多事情是我们自己无法选择的,就像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父母,无法选择我们的出身等,正是因为这许许多多的无法选择,把成千上万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阻在大学的门外,使他们望而却步。

如果你有幸被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录取,你会是幸运的,各种奖助学政策,会给你新的希望,帮你插上实现梦想的翅膀。截止2011年9月,全年已累计发放国家奖学金6.4万元;励志奖学金81.5万元;助学金710.6万元,发放人数占全校学生总数的35.47%。目前正在评定待发放的还有国家奖学金7人,金额35万元;国家励志奖学金158人,金额79万元;国家助学金2268人次,金额336万元。全年共计发放学生的奖助学金额将达到1000多万元。

近几年,随着国家奖助学金奖励和资助力度不断扩大,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充分依托国家政策,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业问题,大力开展奖、贷、助、补、减、免等奖资助工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打开了一条“绿色通道”。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成立了以校长曹爱明为组长,院党委副书记郭建忠、副院长李玉生为副组长的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学生工作部(处)及相关部门组成学生资助工作组,并多次召开工作会议,有计划地开展资助工作。

一是开通“绿色通道”,确保 “通道”畅通。新生报到期间,开通新生报到“绿色通道”,通过缓交、免缴学费住宿费、办理助学贷款手续等,确保“通道”畅通无阻,保证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部顺利入学。2010年通过“绿色通道”入学的新生有1137人,占入学新生的55.25%,其中缓缴学费住宿费49人,金额25.48万元,免缴学费住宿费26人,金额13.52万元,办理助学贷款1062人;2011年通过“绿色通道”入学的有1105人,占入学新生的38.8%,其中办理助学贷款1037人,有68人通过办理缓交学费住宿费直接入学,占“绿色通道”人数的6.6%。
二是扎实开展奖助学金的评审发放工作。学校在大力确保“绿色通道”资助工作的同时,扎实开展奖助学金的评审发放工作。严格按照国家、省上和学校的相关文件精神,认真调查、详细登记、认真审核、采用银行卡发放,确保了情况真实、数据正确、金额准确、发放及时(其中一等助学金4000元,二等助学金3000元,三等助学金2000元)。使国家及学校的每一分钱都能及时准确的发放到学生手里,使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充分享受到阳光的政策,并实实在在的帮助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三是助学贷款做到“应贷尽贷”。在“应贷尽贷”方面,严格按照国家助学贷款文件精神,抓重点,讲实效,严格贷前、贷中、贷后管理,使学校助贷工作具有“宣传早、准备早、标准高、手续齐、要求严、效率高”的特点。扎实开展贫困生的调查摸底工作,在校园网“学生工作处”下建立了学校助贷信息平台,筹备了贫困学生信息资料库,在学生工作部(处)的具体指导下,在各二级学院书记和辅导员的积极配合下,对《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进行认真汇总和评估。及时对入学新生进行家庭经济困难认定。这些扎实有效的工作为学校奖、助学金的发放和助学贷款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1年,全校申报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共1189人,经认定,有547人申请到了助学贷款,占申请人数的46%。

四是学校在大力开展奖资助的同时,积极规范助学贷款管理。工作中,积极做到四个主动,即主动开展诚信教育工作,主动加强对学生的贷款指导工作,主动承担高等学校在国家助学贷款办理过程中应尽的义务,主动深入贫困学生认定工作。先后制定并进一步修订了《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助学贷款申请流程》、《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助学贷款实施办法》、《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加强了贷前贷后管理。学校正处在发展之中,学生大多来自西部地区,贫困的学生还很多,学校财力还不够雄厚,但在校党委、校行政的领导下,在全体学生工作人员的共同奋斗下,学校想方设法为贫困学子解决实际困难,为他们撑起一把绿色的保护伞,帮他们插上实现梦想的翅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