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9日下午,甘肃工业职院与天水市科技局在学院东学术报告厅举行了政校合作协议签字仪式。
天水市科技局党组书记杨秀峰局长、纪检组长时志英、甘肃工业职院党委书记王志年、院长曹爱明等学院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天水电气传动研究所有限公司总经理石立峰等天水企业界代表20余人出席了协议签字仪式。曹爱明院长和杨秀峰局长分别代表双方在《天水市科技局—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意向书》上签字。学院党委委员李玉生副院长主持了签字仪式。
出席签字仪式的主要嘉宾有:天水市科技局高新技术科科长余霄,天水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巨改生,天水二一三电器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张建军,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霍群飞、培训中心副主任张文博,天水长城开关厂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副部长、高级经济师陈晓伶,天水电气传动研究所有限公司人事处处长郭喜露,天水风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劳人处处长孟猛,天水万达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梅、副总经理郑斌,天水星火机床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处处长杨金来、工会主席于庭义,天水锻压机床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王东民。

曹爱明院长代表学院党委、行政和全院教职员工对各位嘉宾的光临表示了热烈的欢迎。曹爱明院长指出,高等职业院校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职教领域的共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项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已在全国范围展开。《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了“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的相关精神。
曹爱明院长指出,《纲要》提出的“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这一意见,对政府、企业、学校均具有指导意义。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精神,加强学院内涵建设,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学院经过前期的积极工作,与天水科技局达成合作意向,共同打造“政府主导、行业支持、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的员工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效益,学生的就业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招生,学校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可以解决企业在用人方面的需求。校企双方是相辅相成的、互利共赢共同体。学校、企业在政府的主导下,在育人、科研、职工培训、新产品推介、调试、安装、维护、售后服务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合作基础和广阔的合作空间,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中指出:要“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要“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曹爱明院长指出,今天的协议就是明天的成绩,我们相信,本次合作以及后续工作的展开,必将形成天水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学院的发展必将迎来崭新的局面。

天水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秀峰作了重要讲话。杨秀峰指出,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天水市科技局与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合作签约仪式,这是我市科技工作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喜事。同时也标志着天水市科技局与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科技合作将更加紧密,也更深入。校地校企合作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建立“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为支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建设的根本要求。我们与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签约,将本着“优势互补,真诚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市科技局将在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院企科技合作等方面对学院给予重点扶持。同时也衷心希望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发挥科研基础条件、人才智力优势,加快院企合作步伐,搭建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平台,形成范围更广的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合作机制,为天水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此次政校合作,其主旨在于加强双方深度合作,拓展学院师生实践实训、就业创业、社会服务的空间,为天水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进一步促进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标志着我院的内涵建设由“校企合作”开始向区域合作、校政企合作拓展和延伸,将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学校力行、行业加盟、企业参与”的良性互动局面,实现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共赢。
据悉,为使“政校合作”切实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最近两周内,由天水市科技局牵头,学院主要领导带领相关职能部门、系部负责人,到天水二一三电器有限公司、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水长城开关厂有限公司、天水电气传动研究所有限公司、天水风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天水万达电器有限公司、天水星火机床有限责任公司、天水锻压机床有限公司等八家电类企业进行了大面积调研,充分了解了各企业在人才需求、岗位设置、产品研发、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实际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