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专业印象:
看看2009年以来股市又一波大好的上涨势头,再看看那些一股脑献身于股票事业的写字楼白领、退休的大爷大妈,甚至在校大学生和下岗工人,你就不得不惊叹于“经济”二字对于当今社会各阶层的巨大吸引力而为它所折服了。眼下很流行的一句口号是:“分享中国经济增长果实”。其实这样的分享,早几年就已经萌芽在了高考场上。查阅各大高校历年招生的文科录取分数,经济学专业无一例外“捞”走了大量的高分考生。
经济学传授的就是基本经济规律。它告诉我们为什么有些东西贵有些东西便宜,那是供求规律在起作用;它告诉我们为什么厂商总是喜欢“骗”消费者的钱,那是因为它的目标就是尽量获得更多的利润;它告诉我们为什么消费者有时会货比三家,有时又只认准一个品牌,那是因为人总是希望能买到最满意的商品,而让人觉得满意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价格、质量、包装等;它还告诉我们为什么会有失业、通货膨胀,为什么股市会涨会跌,为什么政府要加息减息、征税减税。通过学习这个专业,我们也就初步学会了对经济现象和经济形势进行判断,而这是对从事任何经济相关行业都非常重要的基本素质。
经济学专业的主要课程有政治经济学、《资本论》、西方经济学、统计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发展经济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国际金融等。该专业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注重理论研究,不是很强调处理社会关系之类的能力,比较适合做研究工作的同学可考虑选择此专业。
从整体上看,经济学本科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找工作并不容易,金融、财政、会计等实务性学科要好一点。经济学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高端市场,例如高校教师和大公司市场研究分析、基金经理、投资经理等;其次,经济学本科课程设置面广,而实用技能不专,研究深度不够。所以,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最好能考研,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
实力院校链接:
1.获得经济学特色专业建设点的高校有:
安徽财经大学、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复旦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河南大学、黑龙江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商学院、吉林大学、嘉兴学院、兰州大学、辽宁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西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厦门大学、浙江财经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此外,获得经济学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的高校有暨南大学。
2.理论经济学学科评估高校排名(2007~2009年)前10名高校有: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清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厦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
【人力资源管理】
专业印象:
人才的全球化竞争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当今人才短缺的环境中,企业要想拥有竞争优势,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更好地吸引、保留和发展其所需人才。于是,企业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提上了日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多元化,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个专业存在的理由越来越充分。培养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对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以及企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入世后,人力资源部门必须从传统的行政管理角色转换为企业战略发展的顾问和伙伴,职能投向人力资源的发展和规划。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相关人才来协助企业优化人力资源的核心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支持战略决策。
我国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人才十分稀缺。据调查显示,很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都是干行政出身的。最近几年有一些高校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但是这些毕业生和市场的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其反映为人才资源队伍的国际化水准不高,国际通用型人才十分紧缺。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课有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劳动经济学、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人员功能测评、工资理论等;基础课包括财务管理、财政学、大学英语、大学语文、概率与数理统计、管理会计、国际金融、国际贸易、会计学、计量经济学、计算机应用基础、金融学、经济法、统计学原理、市场营销学、微积分、现代西方经济学、线性代数、运筹学……可能有的文科生看了会说,学那么多门数学做什么呀?等到高年级学专业课的时候就知道了,这些数学课都是基础,比如人员测评、工资的制订需要统计学、计量学等做基础的,而微积分、线形代数和概率又是统计和计量的基础。因此,不要觉得大一、大二时学的基础课太枯燥、太没用,那些真的是非常有用的基础课。况且,学好了数学,如果到了大三、大四决定考研,复习起来那就省事多了。
该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语文、英语和数学基础,具备较强的口头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开设这一专业的院校很多,但龙蛇混杂,相比之下很多单位更看重毕业院校的专业程度,建议还是挑选名校和重点大学进行系统学习。
实力院校链接:
1.获得人力资源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点的高校有南开大学、湖南理工学院。
2.参看工商管理学科评估高校排名(2007~2009年)前10名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