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理科状元·天水一中赵甜
紧抓课堂时间

赵甜向记者展示他的清华录取通知书
最近一段日子,天水市一中高三考生赵甜可谓喜事连连。5月31日,他收到自己梦寐以求的清华大学提前录取通知书;6月22日下午,他又以690分的高分喜摘全省理科状元桂冠。
考前保送清华 轻松赶考中状元
6月22日下午,记者在天水市区见到了准备去看音乐会的赵甜和他的爸爸。赵甜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考完试后,我想进入全省前10名应该不成问题,但没想到考了个状元,这的确太出人意料了!”目前,要不要改换专业,他和父母正在考虑。
5月31日,赵甜收到清华大学热能系录取通知书,专业为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属2009年清华大学保送生。这一喜讯无疑给他的高考冲刺注入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动力,在高考中考个好成绩的愿望愈加高涨起来。“考试前就想,已经提前被清华大学录取,心里就没有压力了,考试中说不定能超常发挥一下考个好成绩出来,没想到现在真的如愿了。”赵甜很开心地说道。据他讲,考数学时,由于“闹肚子”受到了一点影响,数学考了130多分,其中把一道很简单的题弄错了,如果不出这种事,应该可以答147分的,对此,他多少有点遗憾。但总的来说,他对自己的考分表示满意。
概括学习秘诀 紧抓课堂是关键
赵甜的爸爸对记者说,由于他和孩子的妈妈一直以来都在麦积区三阳川一农村中学任教,高中3年时间,赵甜的生活起居由奶奶照料,至于学习方面,则完全凭借自己努力,他和孩子的妈妈虽说是老师,但在这方面却一点忙都帮不上。
谈到3年的高中生活,赵甜满脸微笑地说:“其实,只要上课时跟上老师的思路,紧抓课堂45分钟,把课本的知识当堂消化掉,再有目的地做些配套练习,把课本上的重点举一反三地融入到练习当中,学习起来就不会那么吃力。”正是长期坚持这种学习方法,他在高中3年里,学校统考成绩除高二考了一次全年级第四、一次第五外,其他均是第一。
据班主任张老师介绍,赵甜在3年间曾获得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甘肃省一等奖,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一等奖,全国高中学生生物竞赛省二等奖,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省二等奖。2009年1月参加清华大学保送生和自主招生选拔考试,因成绩突出被清华大学热能系录取。“考取了保送生,当时我就想,读了3年书,我不会因为提前收到通知书就不再去参加高考,否则那一定会成为我的终身遗憾!”说起高考前的这些事,赵甜若有所思。文/图 本报记者 王兰芳
全省文科状元·临夏中学梁丽帼
自信给予回报

梁丽帼。本报记者 裴强 摄
临夏中学梁丽帼以622.5分的成绩摘得2009年甘肃省高考文科状元,这是自恢复高考以来临夏考生取得的最好成绩。6月22日下午,当梁丽帼的母亲接到记者报喜电话时,她大呼不敢相信。
小小才女文理发展均衡
梁丽帼的班主任崇尚俊老师告诉记者,今年18岁的梁丽帼是临夏市人,父亲是临夏中学的数学老师,母亲是临夏州农科所的一名职工。梁丽帼确实是个才女,3年前中考以全临夏地区第一的成绩考入了临夏中学,此后每次考试都是全校第一。崇尚俊告诉记者,更为难得的是,梁丽帼文理科发展均衡,高二分科前每次考试她的理科单科成绩都是全校第一,而且高中毕业会考时她的化学成绩更是考了满分。当然她的文科成绩也非常好,最后,她还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文科。
克服困难就是要自信
“很意外,没有想到。”已经成为2009年高考甘肃省文科状元的梁丽帼接受记者采访时连连说道。梁丽帼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喜爱音乐、爱运动。诸如《天空之城》这样的轻音乐成为她的最爱。“我是充满着自信走上考场的,在这之前,我的确紧张过。”梁丽帼坦言。“然而,在一次语文考试中,我看到这样一句话:克服困难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勇气而是自信。”自信,给予了梁丽帼最好回报。
和很多90后的孩子一样,梁丽帼拥有一个气氛民主的家庭。“我和妈妈就像朋友一样,有什么知心话我都给她说。”
记者侧面了解到,这个秀气的小女生平时最爱看的书居然是悬疑推理类的,诸如《福尔摩斯》、《狄仁杰断案传奇》之类的。梁丽帼的老师说:“这孩子平时就善于思考,从早晨起床到晚上休息,都非常有规律。”
“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我的父母。”采访结束时,梁丽帼表示。
北大清华第一时间“上门”
全省文科状元也是全国各名校想方设法招揽的人才,6月22日下午高考成绩出来之后,梁丽帼先后接到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在甘招生工作人员的电话,而北京大学在甘招生负责人白彦教授更是亲自驱车赶到梁丽帼家,为梁丽帼介绍北大的情况以及专业设置,希望梁丽帼能选择北大,在北大深造。白彦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将向梁丽帼推荐北大最好的专业,她也可以选择北大的任何一个专业。
本报记者 邢剑扬 伏润之
全省理科榜眼·静宁威戎中学张亚晖
会学也要会玩

张亚晖。 本报记者 陈明哲 摄
“我没想到我能是全省理科第二名!”记者6月22日拨通张亚晖电话时,清华、北大两所名校的招生老师大约在半小时前已经打电话通知了他这个喜讯,当时他的第一感觉是“很激动,但有点出乎意料”。
张亚晖:最喜欢看《读者》
张亚晖告诉记者,高考结束后他给自己估了680分到690分,和688.5分的高考成绩相差无几。“我的物理、英语两科有点发挥超常,做题的时候非常顺手。”谈到自己的学习方法,张亚晖并没有侃侃而谈,“我的妈妈是我的启蒙老师,她从来都不会逼我去学习,而是让我有充足的时间去玩,反而培养了我的学习兴趣,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实我的学习方法和别的同学没有什么不同,课堂上讲究效率、有效利用非常重要,课后还要做大量习题认真巩固、认真思考。”和大家想象中不同的是,张亚晖在学习之余还很会“玩”,运动长项是打羽毛球和乒乓球:“周末我从来不强迫自己学习,经常会运动一两个小时来放松自己。”
张亚晖还向记者透露,课余时间他还很喜欢读书,最喜欢看的是《读者》,“我从初二就开始看《读者》了,里面有很多小故事非常有哲理,对我的帮助很大,尤其是在写作文上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妈妈:他是个听话的好孩子
在妈妈的眼里,张亚晖是一个听话、会学习的好孩子。张亚晖的妈妈是静宁县威戎镇张齐小学的数学老师。张妈妈告诉记者,张亚晖从小学开始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在学习上从来都没让父母操过心。张亚晖在学习之余,经常会帮助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喂猪、喂鸡、洗衣服。
不仅如此,张亚晖还是正在上初中弟弟的“小家教”呢,对于弟弟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有问必答。
班主任:爱思考的得意门生
这个妈妈眼里的好孩子,也是静宁县威戎中学班主任高慧明老师的得意门生。“张亚晖是我教过的最特别的学生,他在学习上非常灵活,是一个非常会思考、用心去学习的学生。”对于张亚晖能取得全省理科第二名的成绩,高老师早已在意料之中,“高考结束后,我就想,等着看吧,张亚晖考个平凉市第一名没问题,但是心里也想着他最好能拿个全省状元回来。”
高老师说:“张亚晖是一个‘内静’的学生,基础的东西他很快就能心领神会,在教学中我经常会留给他充分的时间让他去独立思考。”
本报记者 平丽艳 张鹏翔
全省文科榜眼·兰州文科状元西北师大附中陈栩
“思想”给我翅膀

陈栩。本报记者 曹勇 摄
6月22日下午6时20分许,记者驱车来到位于张掖市甘州区陈栩的家。面对高考文科621分并夺得兰州文科状元的好成绩,陈栩用“预料之外、情理之中”来概括。陈栩用“天道酬勤”来总结自己取得的成绩,因为她坚信“只要有付出就会有回报”。
陈栩:不能死记硬背
对于文科学习,陈栩有她自己独到的理解,“学文科为啥要背?一直以来,别人认为学习文科就是要多背多读,需常常机械地死记硬背,而我觉得这是一种误区。”陈栩告诉记者,学习文科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思想,要掌握学习规律,要理解记忆。她自己从来不去死记硬背课文,通常都是大声朗读,通过反复朗读,就理解了文章内容,而这种理解比较深刻也比较长久。
爸爸:孩子的心态好
陈栩的爸爸陈广泉告诉记者,陈栩的心态好,这也与孩子3年在异地求学的经历息息相关。3年中磨练了孩子自立自强的意志。陈广泉说,6月22日下午,陈栩一觉睡到4点多,家长都在为查询成绩而焦急等待,但陈栩却显得很平静。到下午5时20分许,陈栩还拿起小提琴拉了一会,家长催促她准备查分,但她却说:“不着急。”随后,接二连三的电话就打到了家里,手机、座机铃声此起彼伏,有北大、清华甘肃招生组打来的电话,有老师和亲朋打来的祝贺电话,也有媒体记者打来的采访电话。此时,他们才知道陈栩取得了621分的好成绩。据了解,陈栩今年数学成绩为145.5分,英语成绩为133分,语文成绩为124.5分,文综成绩为218分。
陈栩的妈妈阎女士告诉记者,孩子在西北师大附中上学的这3年,因为家人都很忙,很少上兰州去看望孩子,学习方面更是照顾不上。而陈栩却很少让家人为其操心,因为她做任何事情都很有主见,也很有计划性。陈栩的高考成绩考取北大应该不成问题,至于专业选择,阎女士也坦言要完全遵从陈栩的意见。
班主任:自律性很强
“她是我当老师以来遇到过的最好的学生,她的自觉和主动让老师都不用在她身上费太多的心思!”这就是陈栩的班主任、政治老师安建勇对爱徒的评价。
最让安建勇称道的,是陈栩的自律和平和,“她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在她的身上,没有部分成绩优秀的孩子诸如迟到、课堂纪律差的毛病,而且,她和班里每个同学都处得很好,不像一些成绩好的孩子,不愿意和差生玩。”
本报记者 曹勇 卢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