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师范学院
举行“弘扬抗震救灾精神,高举科学发展旗帜”
纪念5.12大地震一周年座谈会
5月12日下午,天水师范学院举行了“弘扬抗震救灾精神,高举科学发展旗帜”纪念5.12大地震一周年座谈会,教师代表,团干部代表,学生干部代表,灾区学生代表和其他学生代表共5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成瑜同志主持了会议,杜松奇同志作了重要讲话。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首先全体起立,为5.12大地震遇难的同胞默哀1分钟,深切缅怀地震中遇难的同胞。随后,教师代表、团干部代表、灾区学生代表以及学生代表结合一年来自己的所见所想,谈了深入灾区、目睹灾难情况、参与灾区灾后重建、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动人场面,生动再现了5.12大地震中唤起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抗震救灾精神。
团委书记李勃谈到,作为高校师生,就是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校教学和学习方面,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讲话要求,不仅要刻苦钻研专业知识,而且要努力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仅要注重学习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要广泛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不仅要认真学习知识技能,而且要注意掌握科学方法。
辅导员代表韦宝宏谈到,最让他感动的是灾区人民在灾难之后的淡定从容,他们远比人们想像中要乐观坚强。这次地震对学生、对民族来讲是一部很好的“热爱生命、珍视生命”的好教材,我们应该率先垂范,教育广大青年学生珍惜青春年华,刻苦学习,积极探索,勇于进取。
学生代表华蕾说:大地震后,我校广大师生主动捐款献血,其中有很多同学只捐款不留名,说明博爱已成为我校广大师生血液中流淌的因子,经过5.12大地震的洗礼,我们学会了团结、友爱、奉献和付出。
来自陇南灾区的学生们更是激动不已,有的同学眼眶里不禁涌出感恩的泪水。其中一位动情地说:“这一年中,我们不仅感受到党的温暖,也感受了社会各界的关怀!作为幸存者,作为今天的在校学生,我们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学生活,勤奋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回馈社会,缅怀逝者!”
天水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杜松奇同志结合当前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就“弘扬抗震救灾精神,高举科学发展旗帜”主题向全校学生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以纪念5.12大地震为契机,切实搞好“三认同”教育活动。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很强的优越性,只有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就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因此,我校广大青年学生要从思想、政治、感情上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是以优异的成绩、过硬的本领纪念5.12遇难同胞。今天,对于广大青年学生最好的哀悼方式就是要按照胡总书记的要求,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勇敢担负起历史重任,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祖国和人民。三是以“三要求五热爱”的实践纪念遇难同胞。爱祖国、爱同胞、爱环境、爱父母、爱学习是我们学校党委对青年学生的基本要求,在5.12地震发生以后,广大青年学子立足岗位,以默哀、捐款、签名、缴纳特殊团费等多种方式践行了“五爱”要求,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时刻,希望你们继续发扬抗震救灾中涌现的精神。四是积极参与学校创新文化建设,以良好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纪念5.12地震。实践再一次有力地证明,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我校要通过开展创新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国家培养能够应对各种灾难考验,驾驭各种复杂局面的创新人才。(师院宣传部)